浅析《嘱咐》
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嘱咐》是浙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偏课文。这是一篇很传统的课文。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惑。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嘱咐”,而文中却又一次又一次地描写到母亲的眼睛?先是“黑亮的眸子闪着光芒”,第二次是“闪着泪花、严厉逼人的眼睛”,最后是“疲倦而闪着亮光的眼睛”。那为什么不把题目改成“母亲的眼睛”呢?文中母亲为什么都不开口说话呢?尤其是写前两件事的时候,难道母亲是个哑巴?写到第三见事的时候母亲终于开口说话了,我们这才确定她不是哑巴。一开始真的以为这篇课文问题太多了,实在不适合用来教小学生。文中的母亲遇上下雨天,把自己的雨衣借给了邻居,自己却淋湿了回家。这与《公鸡的脸红了》里面所反映的又有什么区别呢?把人物写得太理想话了。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呢?作为邻居又怎么好意思接过母亲手中的雨衣呢?两个人一起遮一下先跑回家不行吗?
多读几遍之后会发现,其实这篇文章写得挺好的,很感人。先说题目“嘱咐”文章第一句就是“母亲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她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给我的。”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这里表明母亲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给我的。请注意“无声的”。一个人如果不说话,最能表达内心情感的就是眼睛了,都说“眼睛的心灵的窗户”这话绝对错不了。当然除了眼睛,还有其它脸部表情、动作等也能表达内心的情感。文章在描写母亲眼睛的同时,也有对母亲脸部表情,肢体动作的描写。所有的这些都是无声的,都是母亲对我的嘱咐,所以文章的题目用“嘱咐”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是母爱呢,还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教育呢?这两者是冲突的,还是可以融合为一体的呢?学生需要什么?通过这篇课文学生能得到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我备课之前在脑子里思量了很久的。
文中母亲的爱是无微不至的,母亲爱“我”,希望我成为一个“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母亲表达这种爱是无声的,这正是文章的感人之处,也是母亲的高明之处。母亲是一位极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她淳朴善良、热心帮助别人,却不善言辞。她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当看到孩子小小年纪就会学着干农活时,她内心的喜悦和欣慰是用任何言语都无法确切表达出来的。如果让她开口说话表达出这种感情,她说些什么话呢?“好孩子,你真棒!”“小乖乖,真能干,妈妈爱死你了!”这些鼓励表扬的语句似乎都与淳朴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不符合。文中第二件事,母亲得知我欺负小伙伴后的神情、动作的描写更是把母亲这种既爱又恨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母亲始终没有把自己对“我”的希望告诉“我”。我们知道母亲口中是说不出那句生动概括的古训的。那么,如果她换其它通俗的语言把这种希望告诉“我”呢?那又会怎么样呢?“我”能一下子就体会到吗?能时时铭记于心并付诸以实际响动吗?想想现在的父母就知道答案了。对孩子的在也是无微不至的,一会儿要孩子学这个,一会儿要孩子学那个,考试考不好了又要挨批评受责骂。孩子实在受不了,偶尔闹一下情绪,动不动就瞪着眼睛说:“你怎么一点都不懂事呢,这不都是为了你好吗?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办?”孩子当然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他。可知道又怎么样呢?还不是怕考试怕父母,觉得压力很大,分数低了不敢跟父母沟通。这种爱好沉重啊!
教育可以灌输,可以对照,可以耳提面命,可以直截了当地批评指责,也可以让其忏悔。这都不是高境界的,因为这样做受教育者总是处于被动的,不平等的地位。高境界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润物细无声的”让孩子在不经意中得到熏陶,有所感悟,产生心灵震动,从而有内而外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得到升华,这样的教育才是深刻持久的。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参考〈何必赤裸裸地拷问心灵〉朱华贤〈人民教育〉2004/21)而文中母亲是根本不知道这些的,她的行为的纯自然的,却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可以说这是一篇很传统的课文,但它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适合学生,更适合当今的家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葛洲坝工地夜景》上后
下一篇:《嘱咐》教学实录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