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的计算
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案例]
导读《草船借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演算”,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周瑜心胸狭窄,逼人之“急”,和诸葛亮神机妙算,处事之巧。
师:周瑜妒忌诸葛亮,给诸葛亮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生:要诸葛亮10天造10万支箭。
师:大家计算一下,这里可有好几道计算题,如10天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平均每天要造多少支?每小时造多少支?
生:(口算后)每天要造1万支,每小时最少要造416支。
生:如果除去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每天按8小时计算,每小时最少要造1250支。
师:这能造出来吗?为什么?
生:造不出来,不仅因为数量大,而且周瑜不给造箭用的材料。
师:诸葛亮对此是什么态度?
生:诸葛亮不但接受了周瑜的要求,还主动提出只要3天就完成造箭任务,完不成任务,甘受惩罚。
生:按诸葛亮的计划,3天完成任务,即使不休息、不吃饭、不睡觉,每天要造多少支箭?比原计划每天要多造多少支?这也可以计算比较一下。
生:(计算后)最少每天要造33000支,比原计划要多造23000支。
师:很明显,这是无法完成的。如果完不成后果将会怎样?
生:周瑜会借此杀害诸葛亮。
师:通过这些计算你感受到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会这样去算,诸葛亮当然更会算得仔细。
生:诸葛亮就是在计算思考之后,懂得周瑜要加害于他,把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硬要他完成,才另设了“草船借箭”的妙计。
生:我还觉得这么一算使我更体会到周瑜的心胸狭窄,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
……
[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心,贵在“因文而异”、不拘一格。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其感悟的途径也就迥然不同。在阅读课文中这一“算”出了文内之意和文外之韵。这说明,教师点拔、引导之法,从根本上说是“教无定法”“无法即法”,其基础还在于深谙课文,精于设计,化解传统的长篇大论式单向讲解于指导学生感悟发现的互动活动之中,既高效地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又有机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敏于发现的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从段落之间的联系中归纳段意—教《草船借箭》
下一篇:《草船借箭》片断赏析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