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读“太阳”吗?

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推广普通话、帮助学生把第一个字词读规范、读准确,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字音读不准甚至读错定会给交际带来不便,尤其是在广泛使用计算机的现代社会。以下订正三例常被误读且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

  “太阳”,应读“tài yáng”,不读“tài yang”(轻声)。理由如下:
  ⒈从构词法角度分析,“太阳”是由“词缀+词根”构成的一类词,“太”相当于英语派生词中的前缀,作名词的标志,本义早已虚化,只起凑足双音节词的作用;“阳”集中表达了全词的意思,是词根。词根在汉语中很少读轻声,同一结构的词如“太阴”(指月亮)等就很少有人把其中的后一个语素读成轻声;只有在“词根+词缀”这种构成形式的合成词里后一个语素才有可能读轻声,如“日头”“月亮”等。⒉读音不单顾及语言的全民性,也应使它规范化,讲求科学准确。汉语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理应注重给字词正音。⒊不论工具书还是课本,都没有把“太阳”标注为“tài yang”。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为了帮助师生正音,低年级所有的课文都注了音。在第四册《日月潭》一文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二段“月亮”和“太阳”的注音明显不同:“亮”注的是轻声,“阳”注的却是本音,即二声。

  与“太阳”相同,“暂时”的“暂”在第九册《再见了,亲人》一课中标注的是“zàn”,却时常被读作“zhàn”。
  “暂”属北京话里的异读词,除读“zàn”外,还有另外两个读音“zǎn”和“zhàn”。诚然,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但这是就整体说的,并不意味着北京话里的任何一个语音成分都可以作为标准音,其中还有存在着一些分歧现象,如异读和土话成分等,这有待于语言工作者规范使用。这一点,早在1955年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就已被认可了。“暂”作为一个异读词,它的规范读音早已被确定为“zàn”,这可以拿现行的任何一部字典来验证。电脑中用“zhàn”这个音节是找不到“暂”的。另外,从语音演变史考究,“暂”的声母也应该是平舌音“z”。《康熙字典》中辑录了古代几种字书给“暂”的注音,多为“昨滥切”,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给它注的音是“藏滥切”。从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声母均为“z”,韵母和声调都是“àn”。由“暂”组成的常用词和短语还有“暂住”、“暂且”、“暂行条例”等,我们都应读准。
  不理会课本注音会产生误读,“照本宣科”,不切实深入地钻研教材,也会产生误读:编者也会有疏漏,造成注音错误。“街坊”就是一例。

  第六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中给它注的音是“jiē fāng”,笔者认为在原文语境中应读“jiē fang”(轻声)。这是因为“坊”是个多音字,读阴平时意思是“里巷”,读阳平时意思是“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读成“jiē fāng”,意思是“市井”或“街道”。《亡羊补牢》中,“街坊”指的不是市井里巷,更不是工作场所,而是“劝说”的“人”——邻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街坊”要表示“邻居”的意思,必须将后一个语素读成轻声。

  但“坊”作为生字,在本课应教哪个音呢?权宜之计是教轻声,从长远看,我们建议教材编写者把它放在第三册让学生认识和掌握。这很容易做到,因为“坊”在第三册《小马过河》中就已出现(见原文第二段:磨坊),读二声不坊轻声,况且这个字又不难掌握——结构简单,偏旁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