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音乐家扬科》拟声词的妙用

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在《小音乐家扬科》这篇课文里,作者运用了许多拟声词,这些拟声词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一)刻画人物形象
  小扬科去树林里采野果,回家时篮子常常是空的。但是,他首先要
  告诉妈妈的是:“树林里在奏乐呢,噢咦!噢咦!……”堆草料时,风吹木杈发出极细小的声音,一般人是不易觉察到的,可扬科听起来竟是“呜呜作响”,而且“听得出神”,以致遭到监工毒打。可见拟声词“噢咦”和“呜呜”的巧用,突出了扬科对大自然各种声响的敏感和喜爱,同时把一个如痴如醉的音乐迷形象极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二)渲染环境气氛
  课文中写道:“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这里的三个拟声词,贴切而入微地摹拟出青蛙粗犷的叫声、啄木鸟清脆的啄木声和甲虫低微的鸣叫声。这些悦耳的“乐声”,构成了一曲美妙的大自然交响乐,把春天傍晚的河边环境衬托得十分幽雅,宁静怡人。把扬科置于这特定的环境气氛中进行描写,更能表现出其醉心音乐、心驰神往的神态。
  (三)预示情节发展
  家境贫穷的小扬科酷爱音乐。他能把自然界的一切响声都作为音乐来欣赏,他更爱小提琴奏出的“轻快柔和的乐曲”,渴望得到小提琴,可是自己又买不起,因而“用树皮和马鬃,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但“它声音小,太小,就像蚊子哼哼似的”。这里的一个“哼哼”,既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扬科用树皮和马鬃做的小提琴声音之小、之微,同时又为下文扬科向往地主仆人的一把小提琴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四)深化文章主题
  由于对音乐的强烈追求,扬科不顾一切去了食具间,他终于摸到了朝思暮想的小提琴,但为此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课文最后写道:“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这里的“哗哗”之声,凄惨、悲壮,不仅渲染了扬科惨死的悲剧气氛,而且作者借用它对这个残害弱小儿童的不公正的旧世界发出抗议和控诉,抒发了正义善良的人们对扬科的深切同情,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