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常理出牌——乱弹一曲

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今天,要上《月光曲》。
  课前曾经对电子备课教案和教材仔细看过,但似乎这几日已经厌倦了固定的整体感知、反馈、抓住主要问题探究、品味语言文字、朗读……课堂没有激情。
  课堂缺乏激情,对老师而言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事情,自己的没有激情,既而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同一潭死水,毫无活力可言,一切都似乎程式化了,在我还没有进入下一个环节前,学生已经明白到下一步要干什么了,真是悲哀!
  临走进教室前,忽然作了一个决定,一个荒谬的“乱弹一曲”。
  没有程式化的揭题,没有对命运多桀的贝多芬作任何简介,也没有让学生打开书本,只是让学生静静坐在那里听老师朗读一段话: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教室里没有一点声音,我朗读得也非常投入(自我感觉很好——读完了,学生们仍旧静静地做在那儿,没有一点声音)。
  “说说自己的感觉”,我打破了静寂。
  “这段话很美!”(板书)
  “这段话中变化很大。”
  “大在哪里?”我追!
  “有微波粼粼的大海,有波涛汹涌的大海。”(板书两个词)
  ……
  孩子们说了很多,我的脑海中只剩下了一个字“美”。
  既然这么美,那么让我们自己把这段美丽的文字读一读!
  孩子们在前面的示范后,有起伏地读!
  这么美的文字,让我们认真地写一写!
  孩子们拿出自己的本子,把这段话认认真真地抄写一遍。
  这么美的文字,让我们把他记在脑海中,把这段话背出来。
  孩子们开始哇啦哇啦地试背!
  临下课,能背的举手,52个人47个会背了!
  一起背,下课!
  不按常理出牌,学生们很投入!
  不按常理出牌,简单,却让孩子们记住了《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


  在上月光曲之前,曾经对里面的所谓人文渗透琢磨了好一阵子,感觉到除了自然的美,兄妹俩的手足真情之美外还应该有些什么?
  是教参里的“贝多芬对贫困的兄妹的同情”吗?“同情”,这也能算美?
  不说同情说对盲姑娘的怜爱总可以了吧?还是不够啊!
  带着这样的困惑进入了课堂,带着这样的困惑进入了《月光曲》第二课时。
  依旧不按常理出牌。
  进入教学,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让学生瞠目结舌的“美”字。
  “这个字认识吗?”
  孩子们笑了,大喊“美”!
  “生活中原本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这节课让我们在感受美妙的“月光曲”的同时,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些你认为是美的事物,美的品质,美的人物。
  一切都似乎不出意料,找到了兄妹的手足真情(妹妹的善良、体贴、善解人意,找到了哥哥的辛勤、对妹妹的关爱以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找到了自然的美(幽静的环境、柔美的月光)以及我最不愿意听到的贝多芬对穷苦人的怜悯和同情。
  在这篇课文中你们看到的难道仅仅是怜悯和同情吗?(投下了一块自己都不知道会产生什么结果的“石头”)
  教室里压抑极了。
  一个很细小但清晰可辨的声音响起:“好象是尊重!”
  “尊重,就是尊重,哪里是什么好象,就是尊重!”我欢喜,大叫!
  “看看哪里有尊重?”
  孩子们开始寻找答案!我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他们的“拔节”!
  “贝多芬轻轻推开了茅屋的门,‘轻轻’表现了对兄美的尊重,他不想惊吓他们。”
  “很好,人就应该有礼貌,就应该尊重别人。”
  “贝多芬只是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没有表露自己的身份,一点架子都没有。”
  “很好,没有架子,没有盛气凌人”
  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忍不住了,请同学们看这段话——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仔细看看,这里有很多重复!”
  “有两个感叹号!表现了激动”
  “有两个您,盲姑娘已经激动得说话也疙疙瘩瘩了。”
  “是啊!盲姑娘做梦都想的东西眨眼间变成了现实,能不激动吗?读”
  “是啊!谁能想到一个著名的音乐家会走进这样一座茅屋,为一个穷姑娘单独弹上一曲。读”
  “然而,贝多芬并没有激动,看看他是怎样回答的。“
  “贝多芬也用了两个您——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表现了贝多芬觉得他们是平等的,他们是一样的,他们都热爱音乐!”
  “好一个‘平等’,好一个‘热爱音乐’。掌声给他。”
  一时冲动,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想想连自己都感到惊讶。
  ——当我们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的时候,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