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讲,读中感悟——《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桂林山水》一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记得我上小学时就学过这篇课文。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教材已经改编了很多次,但这篇课文始终是保留了下来。
  这篇文章更像是一首散文诗,它有着优美的旋律,就像漓江水一样轻柔秀丽。我想这样的课文最好是一节课就讲完,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完整的印象,也只有这样才不会破坏文章的美。我想这样的课文老师一定要说的少,因为我们的语言是无法与文章媲美的。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甚至达到大部分学生背诵的程度,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为了有更多时间让学生读课文,我的导课很简单,学生们读完课题后,我问他们有谁去过桂林?没有举手的。可能有去过,但是记不清的,或不想说的吧。我说:“大家虽然没有去过桂林,但大家一定知道这样一句话——”,学生们齐声说:“桂林上水甲天下。”我把“甲天下”写在课题后面,又问大家:“‘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们回答:“‘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这句话就是说桂林山水是天下第一,独一无二的。”我接着说:“为什么说桂林山水天下第一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作者去游览桂林的山水吧!”
  我请学生接读课文,读生字词后,又让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随后我说:“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木船先去欣赏欣赏漓江的水吧!”大家齐读课文后,很轻易地说出了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我请学生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排比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这种句式,我和学生合作读了这三句话,我读每句话的前半部分,学生读后半部分。随后,我问学生:“这三句话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和我们普通的文章有什么不同?”有的学生说:“这三句话读起来很美,像诗歌一样。”我请男女生合作读了这三句话,进一步感悟作者是如何运用多彩的语言和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具体的。
  为了让学生体会排比句的用法,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仿照这三个排比句说话:“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还会静得怎样?”田田站起来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很好,昨天刚学完《望洞庭》中的诗句“潭面无风镜未磨”,今天就能迁移运用了。我接着说:“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还会清得怎样?”硕硕站起来说:“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小鱼在嬉戏。”孩子们听了露出了笑脸。“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还会绿的怎样?”依依站起来说:“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像一片绿绿的草地。”我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学生们接着我的话说:“绿得像江边的蓝草一样青绿。”为了拓展孩子们的思维,我启发说:“漓江的水还会有怎样的美?”月月站起来说:“漓江的水真长啊,长得像是走不到头。”朝朝站起来说:“漓江的水真柔啊,柔得像是棉花糖。”我说:“再美些。漓江的水真柔啊,柔得像是莲花的花瓣。可以吗?”学生们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说:“漓江的水因为我们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变得更美了。让我们再体会着读一读吧!能背过的同学可以背一背。”很多同学能够放下书入情入境地背诵了。
  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桂林的山,我基本没讲,只是让学生仿照上一自然段的学习说了说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问题很简单,因为二、三自然段的结构基本一样,学生很容易的就说出来了。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通过读读背背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排比句的用法。最后一自然段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桂林山水融为一体,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美景。下课铃响了,我的课也讲完了。
  叶圣陶先生在《怎样教语文课》一文中告诉我们:“学生自己动脑筋,得到的东西格外深刻,光听老师讲自己不思考,得到的东西就不太深刻。经过老师指导,学生还是不能自己了解自己领会,那就只好由老师讲了,还得注意讲得多而罗嗦不如讲得少而精。总之,讲的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讲,只作一些指点和引导,学生就能深刻理解,透彻领会,那就是最大的成功。”他又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有价值问题的深入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应该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