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之一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课前2分钟,用多媒体播放配有当年抗美援朝画面的《志愿军战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就是唱着刚才同学们刚才听到的雄壮的《志愿军战歌》出国参战的。今年正好是志愿军赴朝参战五十年周年。前不久,有当年参战的志愿军老战士,去朝鲜祭奠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战友,他们在烈士碑前,热泪长流,久跪不起……此时此刻,当年在朝鲜与美军作战的场面,尤其是就要回国时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历历浮现在他们的眼前。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与志愿军老战士一起去追忆那动人的告别场面,去听一听离别时他们对朝鲜亲人都说了些什么。好,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志愿军为什么把朝鲜人民称为“亲人”呢?他们之间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指名学生回答“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情?)
  (师提示学生注意用一句简洁的话作概括性回答)
  生:大娘为志愿军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大娘为了帮志愿军洗补衣服,已经几夜没有合眼了。
  (师板书:洗补衣服几夜不眠)
  生:第二件事是为给志愿军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
  (师提示学生用三个字概括做了什么事,用四个字概括结果怎样。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地概括出:送打糕,昏倒路旁。师板书)
  生:第三件事是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孙孙。
  (师板书:救伤员失去孙孙)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语言准确,简洁。接下来,准说说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生:小金花和她妈妈一起救侦察员老王,结果妈妈牺牲了。
  (师示意学生看板书,使语言简练一些,生马上说出“救老王,牺牲妈妈”,师随即板书)
  生: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失去了双腿。
  (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总结概括,板书:挖野菜失去双腿)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老师让学生齐读了一遍板书的内容)
  师:这些事情(指着板书)为什么让志愿军难以忘怀呢?从这些事情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前三个自然段,读后分小组讨论。
  (学生默读,大约三分钟。读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大约二分钟。之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生:送打糕这件事之所以让志愿军难以忘怀,就是因为大娘是在战士们饿着肚子与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情况下,送去了打糕的,所以志愿军难以忘怀。
  师:在这种情况下送去的打糕就叫……
  生:(接道)雪中送炭!
  师:(板书:雪中送炭)谁还有补充?
  生:我认为,这件事让志愿军难以忘怀,还因为大娘是冒着生命危险把打糕送去的,而且她自己累得昏倒在路旁。
  师:补充得很好。从这件事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体会到了大娘确实像慈母一样,关心、帮助志愿军。
  师;说得对!大娘不是志愿军的亲人,但却想志愿军所想,急志愿军所急,这真是:不是亲人——
  生;(接道)胜似亲人。
  师:(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因为大娘为救志愿军伤员而失去了唯一的孙孙,所以这件事让志愿军终生难忘。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大娘爱志愿军胜过爱自己的亲人,大娘对志愿军的情谊真是比山高,比海深哪!
  师:从这件事中,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
  生:(接道)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
  (师示意学生继续说下去)
  生:因为小金花的妈妈牺牲自己的生命救回了侦察员老王,所以志愿军难以忘怀这件事。
  师:小金花的妈妈是怎样牺牲的?
  生:她是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
  (师板书:同归于尽)
  师:从这件事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这件事中,我又一次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哪!
  生:我从大嫂为了挖野菜,失去了自已的双腿这件事中,体会到了大嫂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她把志愿军当做亲人,关心志愿军胜过关心自己。
  师:同学们都理解得很好。现在你们明白志愿军为什么把朝鲜人民称为“亲人”了吗?说说看。
  生:从课文所叙述的具体事例中,我知道了朝鲜人民为大军付出了血的代价,体会到了中朝两国人民同生死共患难,亲如一家人,所以要称“亲人”。(教学课文前三个自然段的内容,用时共22分钟)

  [总评]本课有以下优点。首先是一上课,出示课件《志愿军战歌》,又利用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参战抗美援朝50周年这一特别年份,创设情境,一下子激发起学生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之情和学习本课的兴趣。其次是在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让学生阅读、体会、概括、总结,学生活动占了主要时间,而且思维含量、情感含量都很高,许多问题的答案都是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讲出来的。别外,王玉萍老师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言美、仪态美、板书美,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美感体验,从而领悟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此课于2000年11月参加全国启发式教学研讨会赛教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