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之五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生:这是因为他们经过生死的考验,并且有很深很深的友谊。所以在分手的时候都说:再见了,亲人。
师:她说得好不好?
师:你们看一看,她说得好,是不是事实。请自由读书,你看一看你对书中的人物,哪一个
人你对她的做法特别感动,好好读一读。
(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哪一部分、哪一个人最感动?
生:我对第一节中大娘把自己的小孙孙留在了那里,却把伤员救进了防空洞,为此她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我对这一部分特别感动。
师:你注意这一点,小孙孙是她的什么人?
生:唯一的亲人。
师:唯一的亲人!体会体会,什么叫唯一?
师、生:只有一个。
师:请你来读一读,你是怎么感动的。
生读。
师:同学们,唯一的小孙孙失去了,心里会怎样?
生:她非常痛苦。
师:痛苦,应怎样表达出来?
该生再读。
师:很好。很有进步。把“唯一的”和“怎么能忘怀呢”强调了出来。谁再读?
再指名一生读。
师:为什么你能读得这么好?
生:因为我能感受到“唯一的亲人”。
师:唯一的亲人失去了,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失去了我们唯一的亲人,会怎样?
再指名学生读。(读得很有情感。)
师:为她鼓掌。这不是朗读的技巧好,而是对这件事情的体会深刻。
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人能不能叫亲人?
生:能。
师:这样的亲人再不叫亲人,那么什么人能叫做亲人呢!我们大家一起把这一小段读一遍。
生齐读:“我们还记得……我们怎么能忘怀!”一段。
师:这是大娘,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她后半生要依靠的就是这位唯一的亲人——她的小孙孙,现在她失去了这个依靠,同学们,你们说,这种悲痛,我们再来体会,为什么志愿军叫她“亲人”。
指名读。
师:我相信你们肯定比过去读得好得多了,因为你们满怀着一种悲愤。同学们,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倾注自己的感情,你的感情到了,读得就会有进步。
再指名读这段。
师:这种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让我们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
生齐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我们怎么能忘怀!”
师:大家想一想,这时志愿军战士满怀着深情回忆过去,语调非常沉痛和坚定。让我们再来一遍。
师生再齐读一遍最后一句。
师:大娘,让我们难忘,因为她把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亲人。志愿军战士也把她当成了自己亲人。这是让你感动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感动。
生:我认为这位大嫂也让我感动。
师:请你讲一讲。
生:(读书)“我们清楚地记得……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师:这么高的代价,是什么样的代价?谁读懂了?这位大嫂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生:牺牲掉了自己的双腿。
师:牺牲掉了自己的双腿,再想,她为了什么牺牲掉了双腿。
生:这位大嫂知道他们缺少蔬菜,就到山上挖野菜,后山的野菜都挖光了,她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有一颗炮弹在她的身旁爆炸了。结果就把她的双腿炸了。
师:同学们想一想,前沿阵地的野菜好挖吗?为什么?
生:因为前沿阵地都是敌人。
生:因为前沿阵地的敌人随时都可以向我们发炮,生命就会有危险。
师:事实证明,敌人已经向前沿阵地发炮了,大嫂知不知前沿阵地有危险吗?
生:大嫂知道。因为她已经把后山的野菜挖光了,志愿军又缺少蔬菜,所以她要去为志愿军挖野菜。
师:志愿军缺少野菜就怎么样了?
生:志愿军缺少野菜就要空肚子了,空了肚子就没力气了,没有力气打仗就会输。
师:一点也不错。志愿军当时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只有靠野菜,而野菜后方已经没有了,大嫂明知道前沿——
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师:你们概括得好。她为什么?
生:因为她把志愿军看作亲人。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亲人,她怎么能让自己的亲人饿肚子呢?她不但为了亲人,也是为了整个国家。
师:说得好,你就带着这种感情,把这一段读一读。大家想一想,为了点普通的野菜,把自己的双腿奉献,明明知道前沿危险,但是却偏偏要向虎山行。请你来读。
生读:“我们清楚地记得……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师:大嫂的事迹震撼人心,这位同学的朗读震撼人心。她把感情完全融入了自己的心里。她在想大嫂是为了什么才去做。同学们,我们心里都洋溢着这种情感,让我们把大嫂的形象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子里。一起读这段。
全班齐读这一段。
师:很好。我看到每一位同学都怀着非常沉重的心情在读。把大嫂虽然仅仅是为了几棵野菜而失去双腿这种牺牲,看作是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那种亲人般的情感,读得非常到位。所以大嫂也可以称作——
生:亲人。
师:大娘是亲人,大嫂是亲人,小金花呢?她做了什么?我们怎么看待?
生:小金花……侦察员老王到敌战区去侦察的时候,不料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个小房子里,还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小金花的妈妈知道了,就带着小金花到敌战区,偷偷钻到了那所小房子,然后小金花的妈妈故意跟哨兵吵架,引出那一个班的敌人。小金花乘机钻进屋里解开绳索,救出了老王,当小金花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小金花的妈妈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师:这就是小金花和她妈妈给我们留下的故事。噩耗,是什么样的消息?
生:是不好的消息。
师:不是一般的不好的消息,而是关于人的生命的不好的消息。——噩耗传来,小金花的妈妈和敌人同归于尽。共同走向完结,都死去了。你们想想,救老王是以什么为代价的?
生:以生命为代价。
师:如果不救老王会怎样?
生:如果不救,老王会被敌人严刑拷打而死。
师:就是这样。救,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不救,老王就会死。带着这样的体会,请你们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书。
指名一学生读。
师:心情是沉痛的,表达得也不错,但怎样才能让人感觉到她是把妈妈,而不是一件衣服……这样的感情。谁来试试看。
再指名一人读。
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这句。
师:“同归于尽了”,生命不在了,再来一遍。
生再齐读这句。
师:不是敌人拉响的,而是妈妈主动拉响的,她拉响的同时,生命将会不在。再来一遍。
生再齐读这句。
师:为了一个中国战士,她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了出来,这样的人我们称她——
生:亲人。
师:这样的人就是亲人。师板书:朝鲜人民。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讲的这些人都是朝鲜人民,这三位就是朝鲜人民的代表,他们面对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外国人,(师板书:志愿军)我们来看,大娘把自己唯一的小孙孙不顾了,救了这名战士;大嫂为了挖野菜给志愿军充饥失去了双腿,小金花为了救志愿军侦察员老王,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我要问问同学们:朝鲜人民是不是中国人民的血缘关系的亲人?是不是?
生:不是。
师:因为他们隔得太远。所以他们怎么讲呢?他们不是亲人,但是他们又是亲人,而且你们想一想,就是一般的亲人,能把自己的腿献上?把自己的孙孙献上?把自己的妈妈献上?能吗?我们把这叫做“胜似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师板书:不是亲人、亲人。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朝鲜人民。同学们,火车开动了,志愿军同志说“再见了,”这时,你们有什么感觉?(师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你们这边是朝鲜人民,你们这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现在你们要分手了,起立,火车在逐渐地开动,你们会说什么呢?
生:再见了,亲人。
师:火车继续开,你们怎么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再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师示意交换两组的角色)这回你们这边是朝鲜人民,你们这边是志愿军战士,请你们看一看,火车马上就要开走,八年相处的朝鲜人民马上就要分别了,你们怎么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看着你们的亲人,再来一遍。
生:再见了,亲人。
师:自己朗诵,再来。
生:再见了,亲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之四
下一篇:《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