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指导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分析〗
  1961年夏天,老舍同其他作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歌唱家等二十多人,由中央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共同组织,到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参观访问。这回,老舍有机会看到大兴安岭,并且进到原始森林里边去。目之所及,到处是起伏的林海波浪,缤纷多彩,深浅明暗,各不相同,简直让人难以形容。老舍先生看到茫茫林海,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发自内心地感慨:祖国有多少省份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不仅使我们拍掌称奇,而且让我们心中感到温暖、亲切。这一次,老舍先生也看到了草原。赞叹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他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愉快。他由衷地赞美这个翡翠般的世界,发出了“连江南也未必有这样的景色啊”的感叹!参观的过程中,老舍受到了热情好客的陈巴尔虎旗的人们的盛情招待。
  本文记叙的就是他们访问陈巴尔虎旗的经过,叙述了他们在草原上受到蒙族兄弟姐妹的热情接待,勾画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感人场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
  本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的是“我”看到了草原,感受到那里的奇丽风光。这一段可以分为草原景色和作者感受两层。写草原的景色,基本采取远望和整体感知的笔法来描述的,从天空到地面、从小丘到羊群,再到骏马和大牛,线索是先整体后局部。这一段,作者紧紧围绕“天涯碧草”这一特点展开了丰富的想像,而把这种想像准确地表达出来则是运用了非常恰当的比喻。
  第2自然段写的是“我们”到达陈巴尔虎旗时,受到了蒙族兄弟姐妹的热烈欢迎。这一段主要描述了蒙古族主人迎接我们的热烈场面。作者一路记下了到目的地的所见所闻,线索非常清晰。同时,作者的心情也一路变化,表达了渴盼见到主人的急切心情。
  第3自然段写的是大家在蒙古包外热情地握手,问候,见面的热烈气氛。如果说第二段里主人的远迎是铺垫,那么这里就是一个小小的高潮。突出表现了宾主见面的热烈氛围:许多匹马、许多辆车、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第4自然段写的是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用奶酒、羊肉,姑娘们用美妙的歌声热情地款待我们。这一段的描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蒙古包、奶茶、奶豆腐,举杯敬酒、民族歌舞,描写了主人欢迎客人的隆重场面。
  第5自然段写的是蒙汉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一句是文章的结句,也是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浓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总结句,理清脉络,感知中心;进而围绕总结句,理解中心;最后回归总结句,深化中心。
  〖要点提示〗
  1.作者是从两个大的方面来描述草原的:一是草原的天,二是草原的天底下,也就是天底下的草原。作者为什么感到草原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因为那里的空气格外清鲜,天空格外明朗。课文中说,“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这儿的两个“那么”各指什么?是说空气像什么那样清鲜,天空像什么那样明朗。什么最清鲜,空气就像它那样清鲜;什么最明朗,天空就像什么那样明朗。“那么”就是代替“什么最清鲜”,“什么最明朗”的。草原是很广阔的,极目远望,一派青绿色。但作者又说“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是无边无际、迷迷蒙蒙,看不清楚的意思。草原为什么“不茫茫”呢?因为上一句讲过,天空非常明朗。
  2.本文使用了许多比喻句,因此理解比喻句是本文教学重点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比喻使用的贴切与生动,从而通过对比喻句的理解来把握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
  3.本文文笔清新、感情真挚,但学生对草原人民特有的风土人情比较生疏,所以在教学前需要做必要的铺垫。应该抓住“远迎、急切、盛装、人多”等重点词语与富有民族风情的场面分析,教师适当点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4.本文可以分为写景与叙事两大部分。要引导学生理解两大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作者是第一次来到大草原。草原的美景和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赞美美丽的草原,而且也由衷地赞美生活在这里的淳朴热情的草原各族人民,是美丽宽广、富饶、充满生机的草原养育了这里勤劳淳朴、好客热情的人民。
  5.《草原》是一篇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比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N比别处的天?N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N是那么明朗,使我?N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N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使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建议〗
  1.想像感受,示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根据老师的朗读想像草原的美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感受草原的美景。条件允许可以采取其他教学辅助材料,比如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欣赏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草原图片,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感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草原。如果同学中有去过草原的,可以请他们介绍,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2.默读课文,找找作者去过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语句(初见草原―――接近陈巴尔虎旗―――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在这些个地方,作者各写了什么呢?给每段加个小标题(比如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理清课文写作的思路。
  3.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草原上的人们如何?可就此展开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体会通过具体词语来描绘与表达复杂感情的技巧。如:
  a.(美丽)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b.(碧绿)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c.(广阔)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d.(令人欣慰、激动)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e.(令人惊叹)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f.(好客)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
  4.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重要语句表达的情感。比如“河!”表达了“我们”在经历了一百五十里的草原行程后,在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之后,突然看到一条如玻璃带子的河时意外的惊喜。“快了,快到了!”表达了在听见隐隐的鞭响之后,急切地想要到达目的地的心情。“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热情见面的情景,体现了两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