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探究教学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的散文,他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展示了异国风情和船的作用。课文以“我”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是课文表达的主要特点,本可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阅读已具备一定的能力,他们能通过读的引导体悟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然而大部分孩子们最怕的是让他们对具体事物进行描述,如何通过《威尼斯的小艇》的学习,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表达的精妙,如何在读中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动、静结合地描写事物是每个孩子渴望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威尼斯的小艇》这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领略水城的迷人风光,陶冶审美情趣,更能使学生领悟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
  【探究时间】20—25分钟
  【教学理念】
   依学定教、以读为主线,把读层层引向深入,让学生在自主体验、小组探究中掌握语言表达的精妙与技巧,彰显个性化阅读。
   主题生存:
   1、读题设疑:小艇是什么样子的?它与威尼斯有什么关系?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与众不同?为什么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主题?
   2、初读课文质疑:船夫驾驶技术怎样?为什么在这儿写船夫的驾驶技术?
   3、依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结探究总主题:作者是如何描写威尼斯的小艇的?
  【探究时间】20—25分钟

  【探究步骤】
   1、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确定最感兴趣的段落,自由学习。
   2、小组读、议,教师激励各组成员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3、提供展示舞台,各学习小组展示学习结果,形式不限,可以读、画、说、演。
   4、学习交流及提示:

  第一段:总体印象:“小艇成了主要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大街”指河道,“汽车”指“小艇”。

  第二段:品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精妙。
    ①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小艇长、窄、深、两头翘起,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多种比喻来自于多方面的观察。
    ②比喻词赋于变化。
    ③想象小艇的样子,可以变换描述形式,让学生展示描绘的小艇。

  第三段:总说船夫的驾驶技术好,抓住四点进行具体表白,行船的速度极快;船多的时候能操作自如;极窄的地方能平稳地穿过;能作急转弯,写出了小艇的动态特点,鼓励学生用表演、朗读夸赞等不同形式说明问题。

  第四段:小艇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设计表格简明呈述,并展开想象说一说小艇的作用。“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入睡了”,作者通过拟人写静,通过动态、声音反衬静,动静结合,特点鲜明。

  引导学生体会小艇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密切:白天,当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和充满生机活力;夜晚,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静寂、沉静入睡了。这一静一动的描写形式成对比,更衬出了小艇在人民生活中的主要作用,照应了第一自然段“小艇成了主要交通工具”。

  【教学反思】
  这一微型研学过程,是将一篇精讲课文以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感知、体悟的过程,看是20分钟,学生学习一篇如此精美的散文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将学生的学习依兴趣分组、分段研学,则缓解了这一矛盾,当然,分段研学探究感悟的过程往往侧重在本小组研学的内容,对其他段落的学习则有失偏颇,为了避免这一弊病,我们在小组研学时,可设计这样的环节,各小组集中交流时其他小组同学必须能进行针对性质疑,并共同参与其他段落的辩答学习感悟,这样,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整体把握,统筹兼顾。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朗朗上口的美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展示,受到时间的限制难于尽兴施展,但20分钟里,各小组不同形式再现文本,朗读、绘画、图表、表演、演唱、夸赞等形式的展示,让学生在短短20分钟里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特别是通过这短短的20分钟,学生明白了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描写的方法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形象生动地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特色,内化了教学的重难点,当然,让学生真正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还有一个让学生课后练习延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