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的两种教法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林老师(福建省福州市特级教师林莘老师)的教学设计大致符应了教材编辑者的课程安排规划,此外并融入了林老师个人的创新活动,确是一堂非常可观的课。林老师的教学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
一块是课文教学时习惯性(好像也是必须)会处理的部分。包括了面对新课文时的扫除生字难词(学习生字词),以及感情朗读(即便是说明性文章)。
另一块则是说明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了解说明性的文章常用的说明方法。这也是林老师这两堂课的重点与精心设计的部分。在这一块,林老师使用了概括段落大意、抓关键句、重读、小小解说员、论辩等方式(或活动),引导学生注意到说明性文章常用到的叙写方法(关键句、比较、数字、假设、强调动词)。
以下是林老师课堂里主要的教学步骤与流程:
(注明:“但由于议程安排的缘故,笔者无法亲身聆听林老师的这堂课,于是上网摘录了张贴在林老师网页上的教学实录。”——赵镜中)
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1 看到这跃动的鲸,遨游的鲸,翻腾的鲸,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2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鲸》这篇说明文,相信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课文中找不到答案的,我们可以打开电脑搜索,好的文章其实就是个引子,吸引你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师指导:肺,书空最后一笔,通天,朝天的竖,上下通气,呼吸顺利。
颚,舌头顶住上颚,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总结规律:这些字与身体各部位有关。
三、初读课文
1 请学生用一个字概括第一自然段,说的是鲸的哪个特点(大)。
2 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
3 把一段话概括成一个字或一句话都是抓重点的方法。
小结:关键和重点常常都在每段的第一句话。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说明的方式:比较、假设、列数字等。光是介绍鲸的大,就用了这么多说明方法。
2 活动:小小解说员。藉由强调数字,让人真的感觉它的大。强调了数字,再加上语气、语调、动作就更生动。
小结:说明方法多种多样。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说明文准确的语言表达
1 教师改写第二段,故意少了“渐渐”、“整个”,“完全”等词,让学生发现这些词看似可有可无,用上后,意思表达得更加准确。平时写作文,说话都要注意用词准确。
2 指导朗读:通过朗读感受这漫长的变化及作者用词的准确。
小结:学习本篇课文不仅要了解鲸的特点,更要学习说明方法,语言的表达。
六、学习三——七自然段,通过辩论认识不同种类的鲸的特点
1 学生用辩论的方式了解须鲸、齿鲸各自的特点。
2 作者又是怎样写的?语言表达十分准确之外,还特别强调了什么?
七、再读第四自然段,学习描写鲸捕食的动作词
作者用了很多表示动作的词。动作分解了,过程更详细具体了,好像看电影、看动画片一样栩栩如生,有画面感。
八、看图片,写片段
作业:把自己当成一只鲸,或根据课文内容或选择画面,写一段鲸的自述,向人们介绍你的生活。用上动词串串烧。
(注:以下为赵镜中先生点评及教学设计)
作为课文教学,林老师的教学设计相较于台湾老师的课文教学,可说是相当的丰富与活泼,而且完整许多。短短的两堂课,林老师把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条理清晰的呈现出来,带领学生学习。例如:让学生利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概括段落的大意,练习作摘要;让学生了解关键句,常出现在段落的第一个句子。又如:透过替换语词,让学生体会用词的精确性;掌握动作词的动态描写等等。此外,林老师也安排了一些有趣的活动,软化说明文教学的可能生硬,例如:小小解说员的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深化对鲸的认识;辩论活动,让学生透过论辩,更清楚认识鲸的特色等。这些教学与活动确实让整堂课显得充实而生动。
但是笔者认为,林老师的这堂课,老师教得层面多了些,学生自学的层面相对就少了些,特别是阅读策略的应用方面,几乎没有触及。这可能是肇因于林老师的教学设计是贴着课文教学的模式来思考的,所以不免会受到传统课文教学习性的某些制约。如果从教阅读的观点来看,严格说来学生可能并不能经由这两堂课的学习,真正学到如何阅读知识性文本的方法。也许学生学到了这篇课文里关于鲸的知识;也学到了说明性文章常用的叙写方法。但学生真的就因此了解阅读知识性文章时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方法可运用了吗?至少笔者个人认为学生在阅读意义上是较为薄弱的(其实这是课文教学一般的通病);在阅读方法上较为欠缺(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只是策略应用中得一环)。
对于学生如何读懂知识性文章,以获取意义的关注,是笔者教学设计最原初的重点,故而教学上比较从有意义的阅读这个观点切入。相较于叙述文本,知识性文本的概念密度一般来说都比较高,因此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一口气就想把文本所提供的讯息全部掌握,对阅读者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另一方面,知识性文本的阅读目的性强,阅读者常是为了特定目的而进行阅读的。因此在教学上关注的是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对鲸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透过发现关键句、注意细节、区辨事实与意见以及概括段意等方法帮助学生读懂讯息、整理讯息。以下是笔者的教学设计:
导入:阅读《听那鲸鱼在唱歌》,引发学生对鲸鱼的好奇,导入教学。
这是一则故事,充满了文学想象之美。接下来的学习则是很严谨的知识性阅读,帮助我们对鲸有更深刻、更准确的认识。
一、阅读前:我知道什么?
利用KWL表来整理自己的想法,为读文章做准备。
1 请大家回想自己的旧经验,知道哪些关于鲸的知识,填写在工作单上,彼此分享,鼓励学生互相质疑与肯定。
2 经过初步的交流分享后,关于鲸你想知道什么?将你的好奇写在工作单上。小组成员互相交换工作单,分享彼此问题,并且考虑下述事项:
。小组有共同问题吗?
。看到一些自己也想问的问题吗?
。把问题分类。
二、阅读文章——边读边想问题
1 发下文章,请学生快速浏览一遍。浏览时,在可能与自己的问题有关的段落旁,画上记号。
2 找到答案吗?请学生找出跟自己提问相关的部分,再读一遍。读的时候,将重点资讯加上底线标示出来。
三、知识性文章的阅读
利用文章的第一二段,示范知识性文章的阅读方法:
1 注意关键句,通常关键句会在第一句,也可能在最后一句。
2 还要注意细节,包含所提供的数据或例子。
3 注意区辨事实与意见,并分析判断其正确性。
4 将所得到的答案或资讯,填到工作单中(我学到了……)。
5 小组同学聊一聊,检查一下有没有原本以为知道,但却是错误的认识。
四、资讯整理——为文章下小标题
再重读一次文章,这次阅读重点在为段落下小标题。看看这个段落主要在介绍或说明关于鲸的哪些资讯,用简单的语句概括,例如:鲸的大小。
提示:利用概念图将这些小标题整理后,就可以清楚掌握本篇文章提供了哪些资讯。
五、统整与反思
1 这次阅读,从文章中我学到了什么?
2 关于鲸,我还想知道什么?要如何去寻找这面的资讯?
3 关于知识性的文章,我知道如何阅读了吗?
提示:活动中,学生练习了以下的阅读策略:
。建立阅读目的——有意识的阅读
。配合目标和提问,选择阅读内容
。边读边想:设定问题、回想已知、思索新知
一般在知识性的阅读教学中,考量知识性文本的特色,多采用以下几种策略:启动先备知识、决定文本中什么是重要讯息、提问、整合资讯、自我监控以及猜测生难字词等,作为主要的指导重点。
1.启动先备知识
所谓的先备知识包括:(1)与文章内容有关的知识;(2)有关社会联系和自然界的总的知识;(3)有关文章组织结构的知识。任何年龄、任何能力的读者都需要运用他们的先备知识作为过滤器来解释和建构所读文章的意思。他们也运用这些知识去确定文本的重要性,去推理文本中言外之意,去监控理解。
透过讨论“主题中什么是我们已经知道的”话题,可以活络学生的先备知识,还可以透过预习要阅读的材料,例如:预读书名/标题、作者、插图、表格、照片、书名或标题下的副标题或用特型字印刷的引子以及文内的小标题,来加深学生对文本总体印象的认识。
当然,老师还可以利用双文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进入知识性文本的学习前,先阅读相同或相关话题的叙事性文本,帮助他们建立背景知识、熟悉该话题的语词、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决定文本中的重要讯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例谈《鲸》等常识性课文的教学
下一篇:《鲸》教学反思之二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