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信赖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的朋友送给他一对珍珠鸟,他非常关爱它们。在自己的书房里,给它们安了一个温馨而又安全的家。
    (这是课文的第一段,既是事情的交代,又是下文的衬托和对比。在复习时,也要提一下。)
  二、学习3-6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三个月后,伴着一声尖细而又娇嫩的叫声,“我”猜到它们有雏儿了。(板书:雏儿)作者看到小珍珠鸟的时候,是怎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本。
    (1)由轻声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小珍珠鸟的句子。
    (2)交流,指名读。
    (3)品读。可爱的小家伙被“我”发现时的情景非常有趣作者描写时用几个动词,非常准确、形象。
       想一想,“探”是什么意思?能换成伸吗?从“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能给大家学学那小脑袋“探”出来的样子!
       齐读。多么可爱的小家伙!作者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它,让我们在朗读声中表达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吧!
   2、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过了几天,这可爱的小家伙开始活跃起来了。起先,它在哪些地方活动?
     (1)看录像,听录音朗读。
     (2)自由读。请同学们读读第4自然段,在活动的地点下面打圈。
     (3)同桌交流。用“起先……渐渐地……后来……”把珍珠鸟活动范围的变化连起来说一说。
     (4)讨论。这个小家伙开始时只敢探一探小脑袋,现在它怎么变得越来越胆大地和我接近呢?
     (5)小结。是的,作者多么像一位慈爱的父亲,呵护着自己的孩子,所以小家伙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和作者亲近了。
       (第4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进行教学,层次很清楚。理解也有一定的深度,不仅要引导学生弄清小家伙怎么一步一步亲近作者,也启发学生理解它为什么能这样做的原因。)
   3、学习第5自然段。
    (1)默读。你从这一段中体会到了什么?
    (2)讨论交流。
    (3)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第5自然段,从文章的结构上看,是一个过渡。内含的意思是讲,小珍珠鸟对“我“已有了很深的感情。整天都在“我”的身旁。)
   4、学习第6自然段。
     过渡:有一天,在“我”的书房里出现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情景。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1)看图。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2)想像。这小家伙睡得好熟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
    (3)老师请你来给这幅画加一个题目,可以是一个词或一句话。
    (4)齐读。多么美好的一种情境啊,情你们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
    (这一段,共4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写了一个意思。采用分分总的教学思路是可以的。)
  三、学习第7自然段。
    过渡:正因为“我”对小珍珠鸟的宽容、关爱,才赢得了小珍珠鸟对我的信任,它才会在“我”的肩膀上熟睡。沉浸在这美好情境中的“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呼唤——(生读)
   1、引读后,板书:“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改变句式。能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吗?
   3、小结。是的,“信赖”就是彼此的关爱、彼此的宽容、彼此的信任、彼此的尊重。让我们再一次高声地把这句话告诉世界上所有的人。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情境,这是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只要心中充满爱,老师相信不仅在作家的书房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作业。
   1、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2、请你用“有了信赖,就会。”的句式,写一段话。
     (《珍珠鸟》是著名的作家冯骥才写的散文。文章的内涵很丰富,尽管作者在文末用“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一句话点明了中心,但是文章仍给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王小菊注意了这一点,她作了深文浅教的尝试。
     她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弄清事情的情节,在启发学生探究下面的问题:小珍珠鸟怎么会越来越胆大地和我接近呢?这是因为作者像一位慈爱的父亲,呵护着自己的孩子,所以小珍珠鸟信赖他了。文章理解到这一步,还没有停止。在总结全文时,又作了提升。由个别的,联系到一般。
     公开课、研究课,应该选择有一定深度的课文,具体研究一两个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处理教材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简评:徐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