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境界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干国祥老师安排的《渔歌子》预习
  1.复习柳宗元《江雪》一诗,在此诗每一句中,找出一个能够表达心情的关键字。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与思想?
  2.自己读、背《渔歌子》,想想“渔歌子”是它的名字还是词牌?
  3.自己按字面翻译《渔歌子》,力求准确,不漏字。
  3.比较《江雪》和《渔歌子》两首诗词,补写它们的异同。
  (相同之处一:都是描写渔父生涯。
  不同之处一:一是诗,一是词;
  不同之处二:一是冬天,一是春天;)
  4.两首诗都是画出了一幅画,你比较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5.你认为“不须归”的原因是什么?
  6.你认为这两个渔父的思想和性格一样吗?
  (天才特别预习:有条件的,可通过网络查读、编选《渔歌子》,《江雪》的解读,甚至可以查读古文《离骚·渔父》。)
  张志和另外的几首《渔歌子》: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离骚·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斜风细雨不须归
  ——干国祥老师《渔歌子》课堂实录
  时间:2009年3月24日
  地点:江苏海门棉种场小学六年级
  1
  星期一的下午,干老师把整整一张A4纸的预习作业发给了棉种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今天的课堂,当然也就从预习作业开始了。
  干老师先请每个同学把预习作业纸放在面前,手中再拿好一支笔,因为重要的东西要随手圈一圈,画一画,记一记的,否则过眼云烟,很快就忘记了。
  2
  开门见山,学生准备停当后,干老师便抛出了第一个问题:“‘渔歌子’是题目吗?”(这也是检查预习作业第2题:自己读、背《渔歌子》,想想“渔歌子”是它的名字还是词牌?)
  干老师先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再来回答。全班这20个学生本堂课的第一次朗读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声音响亮,停顿准确。
  读完后,干老师再问这个问题,孩子们仍然显得沉默,后来一个孩子起来说:“好像是词牌名,又好像是题目。”干老师首先夸他很聪明,“因为诗的内容和‘渔歌子’的名字很吻合,而‘渔歌子’又是词牌名,所以这个同学用‘好像……又好像……’来回答。”接着干老师又把让孩子们迷惑的地方告诉了大家:“‘渔歌子’其实是词牌名,因为虽然题目是文章内容的概括或者提示,这首诗写的就是‘渔歌子’,就是渔父打鱼时唱的歌,不过它不是题目,是词牌名。”而词牌名和题目的差别就在于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形式,说到这里的时候,干老师请同学们看看,是否发现了渔歌子的规律,他先叫了一个女生回答,看来女生并没有预习到这些,所以表示不知道。而刚才那个发言的男生(他叫俞怀靖,正好是四年级开展课程实验班级陆老师的儿子。)却又在“一片沉默”中站起来,告诉大家“渔歌子”的词牌名有几行,每行几个字,都是有规律的。他的预习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因此干老师请大家把掌声送给他,并也补充了,“渔歌子”是词的形式,而内容倒不用一定要去写打渔。然后干老师请大家再读一遍全诗,注意体会“词”与“诗”之间字数与节奏的微妙差别。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样,通过读,学生对“词”和“诗”的形式区别有了更具体的认识,然后为了再一次加深对“词牌”的印象,干老师又举了一个很滑稽但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填词例子:“……白米饭,小青菜,午饭吃得真香甜。”他告诉大家,虽然从内容上不能称其为诗,但是却就是“渔歌子”词牌的体现,学生都被逗乐了,也清楚地知道了“渔歌子”是词牌名,内容可以与打渔全无关系。干老师请全体同学把“词牌名”写在了预习作业纸相应位置上,然后继续往下学习。
  3
  接下来干老师要带孩子们学习诗的内容了。
  他给学生又提出了一个学习目标:读:要读出诗中写的内容,写的味道。干老师先请一个女生来读,她读得很流利,但是速度较快,诗的意境并没有读出来。其他同学也评价她没有读出味道,干老师肯定她读得准确,但是味道还欠一些。
  接着,就“如何读出味道”干老师做了指导:
  他先请同学发表意见,觉得这首诗应该读出怎样的味道来?一个男生说“美丽”,因为“西塞山是很美丽的”。干老师就请他把“这种美丽”读出来,这个男生定了定神后开始朗读,果然在他理解后,整首诗前两句读得舒缓多了,也得到了老师和大家的积极肯定,他比较满意的坐下了。
  干老师又请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还要读出怎样的感觉。俞怀靖又起来发表意见说:“要读出满足。”接着,他也试着读出“满足感”来,他的声音努力显得有些悠闲、飘逸。
  结合这两个同学的发言,干老师又引导大家:“刚才这两位同学一个说要读出‘美丽’,因为他把这首诗想象成一幅画,而另一个同学说要读出‘满足’,他把这首诗理解成了一个人!因此,这首诗既是一幅画,又是一个人,想想,你要把它读好,应该怎样读呢?”
  “画人的画。”一个孩子的轻声应答让听课老师和学生都笑了。
  “呵呵,”干老师也笑了,他帮这个孩子说出他心里想表达的,“这幅画里有个人,这个人心里有幅画,是不是?所以你在读的时候,既要能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还要能想象出一个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带有怎样的性格呢?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点拨完毕,干老师又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每个人都试一试。
  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起来,声音也显得轻柔许多。练读了一会儿,老师让大家再一起试试。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同第一遍初读时的铿锵有力不同,这一遍声音已经柔和下来,舒缓下来。
  干老师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改建议:“读古诗和读其他文章不同,要把节奏读出来,声调要稍稍拉长一些。”随后,他做了示范,语调自然,节奏平缓,犹如白鹭在天空舒展双翼,也带动了学生,不觉跟着他吟哦起来。
  然后干老师请大家再读一遍,喜欢的同学还可以摇头晃脑地读。这一遍,诗的节奏基本上出来了,也有了一些诗的味道。老师肯定了大家的表现,并且告诉大家,等对这首诗理解了,那时候就能真正地读出味道来呢!
  4
  这样,“读”的目标基本达成后,干老师领着学生开始向下一个目标行进了。
  “美丽的西塞山前,白鹭在天空上自由地飞翔。现在已是春季,水流上涨,河里的鳜鱼十分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绿色的蓑衣,这点微风细雨,是不需要回去的。”第一个被叫起来翻译的男孩子,预习得很充分,他看着大屏幕上的诗句,用优美的语言表达着。听着他的翻译,干老师随机指导了三处地方:一是漏掉了“桃花”,引导他补出“两岸桃花盛开”;二是“渔翁”可用“我”代替,因为诗人是以第一人称来写这首诗的;三是追问他为什么“不须归”,男孩子很有条理地说:“因为微风细雨,不足为惧,而且河里的鳜鱼,肉质十分肥美。所以‘不须归’。”
  这个同学翻译得很棒,干老师称赞了他,然后问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懂的诗中字的意思,大家纷纷摇头,表示没有。
  干老师就又请大家把诗齐读一遍,把刚才这位同学翻译的意思带进诗里。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学生读得很好。“译”的教学目标很顺利地就达成了。
  5
  接下来干老师带领大家要“解”诗,细读诗句了。
  他先请大家看前两句。大屏幕上出现的前两行诗句中,“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这些景物用黄色字体被清晰地标示出来。干老师和同学们又一起轻声吟读了这两行后,问:“我为什么把这些字都变成了黄色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