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课文中的刘老师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案例]
听实习老师上完《理想的风筝》以后,总觉得学生对课文中的刘老师好像认识不够。在课后交流时我向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借物写人、托物言志的文章,因而学完后要让学生对主人公——刘老师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使学生产生与作者一致的敬意。为此,可问学生喜不喜欢刘老师,为什么?或者设计一个给“刘老师打分”的环节。实习老师点头称是。
为了弥补上述的环节,我特地在下一节语文课上问学生:“喜欢刘老师吗?为什么?”原以为这是一个发散性的问题,大家会争相回答不断补充,想不到过了半晌也无人举手,却听到有人在嘀咕:“我不喜欢刘老师。”这使我感到吃惊。我连忙走到那位学生的身旁和颜悦色地问:“说不喜欢是完全可以的。能不能说一下理由?”那位学生红着脸不敢言语。“是不是因为刘老师是残疾人,长得难看?”我问。“是的。”他低声地说。我从其他同学的神色中感觉到好像有好几个拥护者。看来,学生们对刘老师有偏见。
我回到了讲台旁,深情地向同学们说开了:“同学们,你们认为刘老师长得难看,老师不怪你们。以前我对身体有残疾的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直一读师范时遇到一位失去右臂的语文老师后,我不禁对他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这位老师姓张,那时他大约40岁。”然后我从张老师名字的含义讲到他的文学、书法水平怎样出色,以至上课时我和我的同学怎么专心,怎样模仿他的字等等。我还特别提到,自己做了老师后在讲课、写字方面有成绩是和张老师分不开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我定了神,继续讲:“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候,张老师经人介绍,与一位爱慕他的女子结婚了。一年后,张老师特地打电话给我,说是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取名张又村。同学们想不想猜猜这个名字的含义?”大家听得来劲了,猜得也有点意思。一位学生说:“张老师失去了右臂,得到了儿子,‘又’与‘右’是同音,有了儿子等于有了他的右臂。”“那为什么不叫张右臂?”我再问,同学们都大笑起来。又一位学生想了想后说:“我知道了,这个名字来自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张老师以前生活很艰苦,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路的困境,现在家庭美满,柳暗花明,生活有了转机,将来肯定越来越好。”“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和老师想的一样。”我称赞道。
故事讲完了,可同学们的心情仍然不能平静下来,似乎还沉浸在对张老师的美好祝福中。这时,我话锋一转,说:“同学们,课文中的刘老师让我想起了张老师,所以我很喜欢他,你们呢?”大家会心地点了点头。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概括了喜欢刘老师的理由。比如他亲切、慈祥、对同学有耐心、讲课富有激情、不喜欢笔试、喜欢当众评价鼓励学生、喜欢和同学一起放风筝、对生活充满爱,等等。最后,我意味深长地对同学们说:“看来,喜欢一个人,外表不是最重要的,哪怕这个人有生理的缺陷,关键是要看这个人是不是热爱生活且富有同情心,看这个人是不是有真才实学且有所成就。”
后来,实习老师找到我说:“孙老师,怪不得我上这篇课文时,问学生有没有遇到过印象深刻怕老师,他们都摇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类似的经历。”我说:“是的,他们年纪还小,但是执教的老师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屯体会来感动学生。教学深入到学生心里了,就接近成功了。”
[反思]
新课标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倡导尊重学生的多元体验。本案例中的学生“不喜欢文中的刘老师”应当说就是一种个性化解读。但个性化解读不能背离正确的价值观,对一些思想观念不太正确的解读,教师必须加以引导。本案例中的老师处理得就非常好:既尊重了学生的理解,又正确地通过故事感染、影响了孩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我的断臂父亲
下一篇:《理想的风筝》教学反思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