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教学实录——《游园不值》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师:好啊,课前同学们背了这么多的诗歌。人说诗是推敲出来的。这让我想起一位诗人,这个人叫——
  生:贾岛。
  师:读过这首诗吗?出示贾岛的《题李凝幽聚》(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生:读过。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
  一女生读的很精彩。
  师:读得字正腔圆。可以按照我们今天这样来读,两句,实际上就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其实我们还可以按照古人最基本的一种读法。同学们,咱们学过汉字的四声,有一声二声,这样的两声我们可以拉长声音,三声和四声我们可以读的就要短促一点。你看,第一句,闲是几声?生:二声。居是几声?生:一声。读的时候就可以拉长些,读成:闲-居-。下面师生一起读:少邻并。下面我可不说了,看看,该怎么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一男生像模像样读。(众掌声)
  师:一会再试着读。刚才她读的时候特别注意“敲”字。我把“敲”字画了红色的。有同学知道推敲在这里的故事吗?
  生:当时贾岛在想到这首诗的时候,不知道用推好还是敲好。他经过反复斟酌以后想到敲能突出夜色的静,然后就把敲列到古诗的第四句里了。
  师:但他这灵感来自于一个人给他的建议,这人是——
  生:这人好像是韩愈。
  师:对,在韩愈的建议下,他说夜太静了,有一点动就好,于是他就建议把推换成——
  生:敲。
  师:这个同学课外知识了解得这么多。鼓励鼓励吧,谢谢你。(同学们拍手)于是推敲这个故事便产生了。于是推敲变成了韩愈和贾岛的一段美丽的佳话。于是推敲便成了典故。好啊,现在咱再读读贾岛的一首诗,这首同学们好像学过。尽管窦老师在北京用的是北京教材,我相信同学们学过。那么现在再读这首可要读出五言的韵味来呀。
  课件出示: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窦老师带着大家一起用古人最基本的方式读。
  师:有意思,谢谢亲爱的同学们。但你发现没有,贾岛的这首是《寻隐者不遇》。刚才是——生答《题李凝幽聚》,都是拜访人。但是有一点,李凝见没见到咱不知道,反正人敲门了。不过这位隐者他就真的没有见到。贾岛却偏偏把它写下来了。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想必吟成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推敲出来的字句,一定很多很多。它就会引发大家的思考。为什么他要把这不遇记下来呢?于是窦老师就读了一些诗。这些诗啊,题目都有—(生接)不遇。哎呀,人生有多少个不遇啊!
  课件出示:《寻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寻西山隐者不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师:看来,这不遇中肯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忆的地方。不然,前人为什么要把这些不遇记下来呢?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和他们不同。他们不遇,我却和同学们—(生接)相遇。这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就让我们带着对彼此难得的相遇上课。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你好!生:老师好!
  你看我说同学,你好!你们回应,我也愿意听听我们对话里面的节奏。你应该跟我说:老师,您好!所以这堂课我要特别注意听同学们说话的节奏啊,给人的感觉那是美的享受啊!好啊,亲爱的同学们,咱们来看!雨过天晴跟着一位宋朝的诗人,他叫—(生接)叶绍翁。师一起来——(生)游园,一起来——(生)游园。在游园的路上我们也来推敲推敲这个——(生)不值。同学们,你们的教材里其实很清楚地写到,这个值的意思就是——(生答)遇。
  生齐说:相遇。
  师:不值呢?
  生:不值的意思就是没有相遇。
  师:简单变成两个字呢?
  生齐说:不遇。
  师:不值就是——
  生:不遇。
  师:谢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不遇,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先读读这首诗,再来聊一聊。谁愿意读给大家?刚才课前我听到了有的同学读到了。谁愿意读给大家。提个小要求,刚才是五言,现在是七言。
  一生读得很精彩。(众鼓掌)
  师:谢谢他,有的地方属于自己的创造,为了表示对前人的尊重,我们读的时候咱就按着他平声四声来读,第二声都是平声,拉长。你看第一句,跟着他的感觉,在他的启发下,我们再来,开始
  窦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师:你看这个“来”,注意平声。最后一句,“一”下去,“枝”上去,“枝”拉长。再来。
  生和窦老师一起读最后一句。
  师:其实我们读的有些夸张,但是,同学们,你们自己倾听同学的朗读你就能听出味道来,是你自己陶醉在其中。现在我再找一位同学,谁愿意?就像刚才那样读给大家。
  一女生再读。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尽管我们才读了几遍,好啊,那我们聊聊吧。我们跟着叶翁在游园的时候,遇到的有——
  师:有——苍苔
  师:有——
  生齐说:柴扉
  师:还有——
  生齐说:红杏
  师:是啊,请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对他们的了解,想谈谁都成。
  生:柴扉是用柴和树枝编成的一扇门。
  师:哦,请你站起来,请你帮大家判断判断如你所说的是这样的门吗?(出示课件)
  生:不是。
  师:(点击课件)是这样的门吗?
  生:也不是。
  师:(点击课件)那就是这样的啦?
  生:是的。
  师:哦。还请你,如果说,前面的两个不是,用一个词儿概括,这两个是用一个词儿概括。这样的门显得——
  生:显得穷困
  生:显得简陋
  师:他会概括。你心里也知道,简陋,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古时候就管这样用竹子啊木棍啊支起来的门叫光棍。可见这样的门是太——
  生:简陋
  师:但是这样的门你发现,这样的门没有半点的人为雕琢,自然而然,多么贴近大自然的本色的这样的柴扉呀!现在谁再来读这句,让我们感受,你所见到的柴扉可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柴扉,那是特别的一扇门。
  一男生读第一句。
  窦老师带着读第一句。
  师:瞧瞧这位男同学的表情,你还想告诉大家这是一扇怎样的门?
  男生声情并茂地读。(掌声想起)
  师:谢谢你啊,继续介绍,还有呢?
  生:我知道苍苔是一种绿色的植物,它因为长期晒不到太阳,所以它长在背着太阳的石头上。
  师:那也就是空气潮湿的时候它就会长出来,春雨过后它就会贴着地皮长出来。生命力就那么旺盛。所以这个贴着地皮的小植物沿着园门接到那台阶里面隐隐约约的一点绿,所以苍就是绿,苔就是刚才同学们说的沿阶而上的贴着地皮的——说,什么
  生:青苔
  师: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春天的时候,生命力很旺盛的青苔长在大自然中让我们感觉很舒服。
  师:所以,你发现,就那么普通的小植物就让你感觉到它将春天的生命唤醒了。于是你才发现发出这样的感概,哇——
  生:春天多美呀!
  师:那就把你的这份感受送到这里,让我们的眼前看到的苍苔好舒服啊!好美啊!
  生读。
  师:要是我的话就会让别人感觉好舒服,绒绒的,印苍苔可以拉长,还可以再轻点。
  这生又读。(众笑)读的很好,读出了窦老师的要求。
  师:我们跟着她一起感受这苍苔,来
  窦老师带着学生读。
  师:我还没看完,瞧瞧你们就看完了(众笑)印苍苔。(苔拖得很长)
  师:继续聊,亲爱的同学们,还有谁啊?
  生齐说:红杏。
  生:红杏是一种美丽的花。
  师:那当然,站起来,你知道红杏是什么时候开花吗?
  生:我知道红杏是春天开花的。
  师:是早春还是晚春?
  生:晚春。
  师:对。二月就开,开的早不早啊?
  生齐说:早。
  师:想起啊,孔子当年就在四棵杏树下给他的学生讲课,那可是春秋时代,到现在有多少年了,每当二月早春之际,莘莘学子们便进京赶考去了,抬头望去,那红红的杏花给他们带来希望啊!所以同学们想看看吗?(出示课件红杏)你看啊,唐朝的王涯他可经不住地赞叹: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叶绍翁的好朋友,谁呀?
  生齐说:陆游
  师:他写的诗句很多,但他也爱杏花,你看这两句也表达了他对杏花的夸赞我们也一起来夸夸吧。
  出示课件: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陆游《马上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蒙》
  师:所以,叶绍翁也经不住地赞叹他所见的这枝红杏。我们再把刚才感受到的送到这一枝红杏里边来吧。来呀——
上一篇:《游园不值》综合资料之一     下一篇:表演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