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实录之三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屏幕出示材料。生自读。
  生:我知道了苏轼在杭州作知州,他为西湖疏通河流,还造了苏堤。
  师:不光是苏轼和西湖有缘份,我们的诗人白居易也和西湖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游了西湖后写下了“钱塘湖春行”,自己读读,可以联系注释去理解。
  生自读。
  师:只能深入诗的字里行间,你才能真正读懂它,谁来读?
  生读。(二)
  生齐读
  师:为了纪念白居易,我们把白沙堤称作白堤。
  师:谁来背背像这一类的古诗。
  生背平时积累的古诗(二生)
  师:布置作业。
  师:下课

  我的感受:
  此堂课,赵老师一直在引领孩子们反复诵读和想像画面,让孩子们从含蓄的诗句中领略西湖的美景。历来,上古诗有三种境界,一是反复诵读,理解诗意;二是想像画面;三是体悟意境。我感觉赵老师前两者都做得很到位,但第三种境界似乎还有些欠缺,孩子们更多的理解或许只在诗句的表面意义。还有后面老师讲到西子所住的地方和西湖相近,这好像是不对的,有很多历史资料可以查明,西施所住的地方其实离西湖很远,整首诗,在我看来,最出彩的是第三、四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千古以来,我看到过的比喻句中最出彩的一句,为什么好?其实不用作太多的解释与分析,一剖解,什么都破坏了,什么都没有了,真正的美与好,是说不出理由的,为什么要去找很勉强的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