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学实录之一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过程:
  一、由语言训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指导学生用“子”组词:子孙、子女、子弹;孩子、果子、燕子;晏子、孔子、孟子、老子等(经教师归类整理为三类)。
  师:观察这些词的读音,你发现了什么?回家查字典,了解“子”的意思。重点观察第三类,为什么有“孔子、晏子”这样的称呼?
  生:男性、对有学问、有贡献的人的尊称。
  师:(启发)对有贡献的袁隆平能称“袁子”吗?
  生:(有所感悟)是古时候对有知识有贡献的人的尊称。
  师:我们知道孔子、孟子都是古代的大学问家,晏婴为什么也称“晏子”呢?他肯定也有其特殊的地方,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大家愿意读课文吗?
  二、学生自读课文,交流读书的收获
  师: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礼尚往来是正常的,而晏子出使楚国是怎样的呢?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概述晏子出使楚国经历的三件事情,并以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作结。
  师:从这以后,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
  生:是晏子的聪明机智使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师:(启发)是晏子与楚王两人之间的争斗吗?
  再读课文,看看晏子使楚发生了哪些事情。
  假如你是晏子,不让走城门让你钻狗洞,你会怎么想?
  (经过老师多次启发,学生仍然不能感悟课文的深层含义,于是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由学生分角色表演晏子与楚王的对话,创设情境体验当时晏子是怎样想的。)
  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的表演体验,逐渐使学生感悟到晏子出使楚国,是代表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与楚王个人之间的争斗,既要让他们打开城门,又不能失掉齐国的国威,做到了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三、四段仍采用以上方法,通过读书、表演、讨论,感悟课文的深刻含义。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查资料,写有关晏子的小故事。

  板书:      晏子使楚————维护国家尊严
            钻洞       只好
            无人       只好
            囚犯       只好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