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赤壁之战》课题的断想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赤壁之战》是一篇传统的课文,曾为多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但原先的课题叫《火烧赤壁》,后来为什么要改成《赤壁之战》呢?为之,笔者曾深深困惑。

  最近,笔者在与当前义务教育课本(试用)配套的《小学语文教学答疑》(第九册P104)中找到了这样的解释:赤壁是周瑜驻军的地方。火烧的应是江对岸的曹营,而不是江这面周瑜驻军的“赤壁”,如果说“火烧赤壁”,不就成了周瑜自己烧自己?

  但是,很显然,这种说法太偏颇,难以令人满意。那么到底本课课题是用“赤壁之战”恰当还是用“火烧赤壁”恰当呢?我们来作一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原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来看本课,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我们知道,“赤壁之战”,这是一场曹操、刘备、孙权三方争雄的战争,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战斗。(从《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一直到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都是讲这一内容的。)而本课只是根据这些内容而改编的一篇历史故事,主要就是讲述“周瑜采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于赤壁的故事”(教参p176),虽然,这是“赤壁之战”这场战争的一个决定性之战,但它并不是“赤壁之战”的全部。由此看来,本课用“赤壁之战”为题是不恰当的,而采用“火烧赤壁”为题,就与“周瑜的军队驾船火烧曹营,大败曹军于赤壁”这一本课的重点相吻合。

  其次,我们也可以从《小学语文教学答疑》中的解释来反观其观点。《答疑》认为,火烧的是江对岸的曹营,而不是江这面的周瑜驻军的“赤壁”,如用“火烧赤壁”为题,就成了周瑜自己烧自己了。这里涉及到一个火烧的地点(即作战地点或者说主战场)的问题:是在“赤壁对岸”而不是“赤壁”。概括成一句话,《答疑》的观点就是:因为作战的地点不在赤壁,所以本文不能以“火烧赤壁”为题。那么试问:既然作战地点(或者说火烧的地点)不在赤壁,你又怎能以“赤壁之战”为题呢?还不如改成“火烧曹营”或者“曹营之战”呢!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火烧赤壁”这一课题确切不确切。我们完全不必钻“牛角尖”,也不必呆板、保守的认为“火烧赤壁”就只能解释成“在赤壁用火烧”而绝不能解释成“从赤壁驾船火烧曹营”。其实,这里“火烧赤壁”的“赤壁”是一个“模糊语言”(根据“模糊理论”可知,各个学科内普遍存在着模糊性现象,语文学科也不例外),我们大可以将其联系课文、联系实际,反复吟读、咀嚼、揣度,从而领悟、“意会”。至于“火烧”两字则是课题中的重点词,是“题眼”。

  所以,我们应当从尊重原著的主题,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学习能力的角度去给课文命题。根据这一点,用“火烧赤壁”作为本课的题目也是比较恰当的。

  如果以“火烧赤壁”为题还有以下几个优点: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第一,本文的一个主要学习目标是:“懂得要取得战争的胜利要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教参p177)而“用火攻”,则是周瑜在弄清敌我形势之后采取的最正确的策略,也是他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打败曹军的关键,是全文的重点。所以,用“火烧赤壁”为题就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突出主题,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

  第二,如果以“火烧赤壁”为题,学生一看到它,就会很自然的产生疑问:是用火烧掉赤壁吗?不是的。那么是用火烧什么呢?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联系课文内容,学生很快就会弄明白:是周瑜的军队驾船火烧曹营,大败曹军于赤壁。我们可以惊喜的看到,这样的题目很有吸引力,学生可以借助课题初步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以课题为切入点,直入重点,直入主题。并由此入手,加强训练,使之“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