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学生端正坐好。老师微笑地走到讲台。
  师:好!孩子们,上课时我们一定得这样坐吗?一定吗?我觉得可以找一个自己觉得舒适的姿势坐,好不好?
  (学生姿势有所放松)
  师:今天下午我们要共同度过40分钟,共同学习一篇文言文。为了咱们呆会能够更好学习。现在咱们来相互了解一下,可不可以?现在咱们在这里了解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我用心观察你们,你们心观察老师。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咱们相互提问了解。这样,你们是孩子,小孩优先,你们先了解一下老师,愿意吗?
  生齐答:愿意。
  师:你们除了观察教师之外,还可以向老师提问题。
  (学生没有行动)
  师:你们现在这个样子,董老师先了解你们了。我发现你们现在比较害羞,我想到一句歌词,在我的面前是“一朵朵羞达达的玫瑰在静悄悄的开”。有没有同学,你想问老师什么?
  (一学生举手)
  师:你看,那儿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来!
  生:请问一下董老师,你在班上教书时候,你对同学们凶不凶?
  师:他问了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我在去年在一所小学教三年级,我呢,对我们班的同学是这样。我觉得我有时候有一点点的凶,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严格。但是多数情况下我和我的孩子们还是好朋友的,你看我的样子凶不凶?
  学生齐答:不凶。
  师:哦,不凶就好。
  生:我想问,你们班的同学有没给你起外号?
  师:孩子,你可以这样说,董老师,我想请问你,这样更好。如果同学给老师起外号的话,说明她们把老师当作什么?
  生齐答:朋友。
  师:但是好像我还没有听他们叫外号的,但有时候同学们高兴时会对我唱“三月里的小雨”,会唱吗?(生:不会)知道为什么会为我唱这首歌?我叫什么?(董老师用手指着大屏幕右下角自己的名字)
  生:董晓宇。
  师: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外号?
  生齐答:算。
  师:我觉得这个外号很美的。
  生:我想请问你当老师多少年了?
  师:我听到你用请问这两字,我觉得你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我是92年开始当教师的,算一算,多少年了?(生:17年)今年是第17的年了,长吗?(生:长)你现在多少岁?(生:13岁)看来董老师教书的年龄比你们的年龄还大一点,是吧!还想问什么?(一名男生举手)刚才是巾帼不让须眉,现在是一个男子汉,你来问。
  生:董老师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就是教书辛不辛苦?
  师:我不知道同学看过没有,有一本书的书名叫“疼并快乐着”,我觉得教书给我的感觉就是疼并快乐着,和孩子们在一起。特别是咱们一起上课的时候,我感觉特别快乐。但是备课时我也觉得有点辛苦。有一句话叫台上(学生齐说: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我现在有点了解你们了,虽然刚才是羞达达的玫瑰,现在正静悄悄的开,非常美!我想了解你们好吗?因为今天我们要学一篇文言文,所以首先我想了解同学们学过文言没有?
  生:学过。
  师:咱们班的同学喜欢一起回答,其实举一把手也可以!
  师:学过文言文没有?
  生齐答:学过
  师:学过哪些?说吧,说吧!
  生齐答:《学弈》、《两小儿辩日》。
  师:还有呢?(学生摇头)
  师:没有了,是吧。今天是第三篇。我想问你们,你们学了文言文以后,你们觉得文言文有什么特点?或者说你读文言和咱们平时读一般文章有什么不一样?
  生:读文言文,需要深度思考。
  师:为什么需要深度思考?
  生:因为写得有点深奥。
  师:你的意思是说文言读起来有点深奥,是吧?的确是这样的,同学们,我不知道你们今天预习了这篇文章没有?你看,讲这个故事,作者用了几句话,数过没有?赶快数数。
  (学生数)
  师:几句话?
  生齐答:五句
  师:像这篇文言文,只有五句话,就讲了一个故事。所以说文言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简练,内容丰富,涵意深刻,所以它们读起来有点深奥。那既然你们学过两篇文言文,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董老师,介绍给大家,你觉得怎样才能把文言文学好呢?小男孩儿你来讲。
  生:我们一般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就是先从单个字先理解起来。
  师:可是,文言文的单个字或词有的读不懂不能理解怎么办?
  生:可以查字典并且通过工具书知道这个词的词意。
  师:可是文言文有些字和词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有很大的不一样。所以最简便可行的方法是,(学生不知道)我的手一指大家肯定就知道。(师指着课文下边的注释)
  生:注释。
  师:对,这注释是大家学习文言文的很好的工具。所以我们今天就要充分利用这个工具。还有什么办法?
  生:联系上下文。
  师:干什么?
  生:想到这一句的意思。
  师:噢,可以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还有什么好办法,你说
  生:这篇文言文不熟,有一句话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师;真高哇?对,这句话可是咱们古人总结的学习方法。今天,学古文咱们就利用古人总结的这个学习方法,就是刚才这个小男孩说的(学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好,今天咱们就读书百遍,在注释的帮助下学习这篇文言文。
  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短促轻快),!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
  同学们,通过课后资料的介绍,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能够流传到现在,一定有它独特的地方。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谁来读一读课题?(学生举手)齐刷刷的小手举着多好看啦!你来读,
  (一生读课题)
  师:读得好,谁再来?你来。
  (另一生再读课题)
  师:这个弦字的字音很难读,但他们读得很准确,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课题)
  师:清晰响亮,字正腔圆,非常棒!那同学们这样,自由的读一读这篇古文,读不懂的词句就看一看下面的注释,想想它的意思,然后反复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读通顺。自己读自己的。
  (学生自由读)
  师:请个孩子来读。
  (一个女生起来读,学生读完,一名男生举手。)
  师:同学,你有话想说?
  生:他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读成了善哉,河河兮!
  师(指着刚才起来读书的女孩)说:哦,你再读第三句。
  (学生读准确了。)
  师:对,看清楚了再读。刚好读得不错,但有两个地方,咱们要注意一下,同学们一起来看书,第二句,“峨峨”和“兮”这两个字,咱们看注释,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峨峨”是高的意思,“兮”是语气词,相当于“啊”。
  师:那峨峨兮这三个字联起来是什么意思?
  生齐回答:好高啊!
  师:所以峨峨兮这三个字要连在一起读,理解了意思,你才能读出恰当的停顿。谁来读第二句?
  (一名女生声音响亮地读)
  师:好一个百灵鸟,你的声音真好听。咱们一起来读读。
  (学生齐读)
  师:会读第二句的孩子把手高高举起来,举着,别放。
  (学生都把手举起)
  师:如果真会读第二句的同学一定会读第三句,谁敢站起来读?
  (学生不敢)
  师:谁敢站起来读?(三个女孩站了起来)咱们班的巾帼真不错呀!(很多同学都站起来)很好,男孩子也不示弱。
  (学生齐读。)
  师:这就叫无师自通,了不起,请坐。
  师:刚才那个女孩还读了第五句话,我听你读,好像没读懂意思,所以在停顿上的处理上出了点小问题。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第五句,听老师读,注意听停顿,想意思。
  (师范读)
  师:老师这样读,你听懂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讲一讲?
  生: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听懂他的琴声了,就摔破了他心爱的琴,终生不再弹了。
  师:破琴——绝弦——摔破了琴就——
  生:割断了。
  师:据史书记载,伯牙这时是抽出小刀割断了弦。
  师:刚才那个同学说是伯牙觉得这个世界再也没有知音。我们从哪个字读到“觉得”的意思?一齐说。
  学生齐答:谓
  师:伯牙觉得了什么呢?后面才继续在写。要理解觉得的意思,就要在谓的后面做出停顿,拿出笔做出记号,再练习练习。
  (学生动笔做记号后练习读)
  师:谁来读一读?就是刚才出了点问题的小女孩,你理解了意思,就再来读
  (学生读)
  师:这样一读,就觉得他读懂了意思,所以读出了恰当的停顿,咱们全班孩子一起来读。
  (学生齐读)
  师:真是一群山里的孩子,老师很想听你们读书,听起来很悦耳,一起来读读,拿好教材,端正坐姿,吸一口气,咱们把这篇文章连起来读。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师:那好,咱们读了这个故事,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生齐说:俞伯牙)我们叫他伯牙更亲切(师板书:伯牙),一个是(学生齐说:钟子期),咱们叫他子期(师板书:子期)。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句。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伯牙、子期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读)
  师:谁读出了他们的特点?
  生:我读出伯牙善弹琴,子期善听。
  师:伯牙善弹琴,就是说什么?
  生:善就是说伯牙弹琴技术很高。
  师:你从哪个字读出的伯牙弹琴技术很高?
  生:善
  师:“善”翘舌音,跟老师读(学生跟老师读“善”)好,同学们把“善”字圈出来。(师板书:善)
  同学们,我们默读古文,想一想,你从古文中的哪些句子在告诉我们伯牙善弹琴,而子期善听,用笔勾出来。
  (学生用笔勾)
  师:谁来把你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师:这个穿红衣服的小男孩虽然没有举手,但你有一双可爱的眼睛一直望着老师,说明你想读,是吧,请你来。
  男孩站起来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老师就是想知道你从哪些句子具体地体会伯牙善鼓琴,而子期善听。
  男孩再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注意,(师范读:峨峨兮若泰山)想着“峨峨兮”这三个字再读,
  (男孩再读:峨峨兮若泰山。)
  师: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勾的这两句,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和第二句,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细细的读第二句,为什么从这一句中我们能感受到伯牙善鼓琴,也能感受到子期善听呢?细细地读,想一想,(学生没读出声)我想听到读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