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


  一、简介孔子,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会背古诗文吗?请大家来背几段。
  生:自由背古诗或简单的论语几则。
  师:听你们背诵的古诗文中有许多“子曰”的话,“子”指的是谁?你们对孔子有哪些了解?
  生:子,指的是孔子,他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课件出示孔子像)
  生:我知道他还写过《春秋》.《三国演义》里的关于最喜欢看这本书。
  师:是的,孔子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学者,他曾经游历春秋各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孔子东游时发生的故事。(示课文插图)
  师:看看图上画的内容,猜一猜孔子遇到了一件什么事?
  生:好象是有两个小孩在向孔子提问题。
  师:他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孔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两小儿辩日》。可是,老师要用文言文给大家讲这个故事,你们有信心听懂吗?
  二、听读感受,确定目标
  师:(用文言文讲故事,课件:课文插图,配古筝曲。)
  生:(认真倾听。)
  师:听懂了么?
  生:好象是两个小孩在辩论有关太阳的什么问题,请孔子判断,孔子回答不出来,两个小孩就笑话他了。
  师:真不简单!你基本听懂了故事的大概意思。那么,大家觉得用文言文讲故事与现代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文言文比现代文简练,但意思不像现代文那样一听就明白。
  生:文言文听起来像古诗那样有停顿、有节奏,很有韵味。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意思、韵味。)
  师:我们要想学好文言课文《两小儿辩日》,首先就得完成这样两个学习目标。(补充板书:读懂意思、读出韵味)
  三、自主学习,互动交流
  1、交流自读方法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达到这两个目标吗?
  生:看课文后面的注释来理解一些字的意思。
  生:查字典或者是参考资料理解意思。
  生:多读几遍,实在读不懂就请教老师,跟同学讨论。
  师:好!现在我们就在幽雅的古琴曲陪伴下,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学习这篇文言课文,逐一达到两个目标。一曲完毕,我们就来交流我们的收获。好么?开始吧!(学生在乐曲声中自主学习课文,师深入指导。)
  2、交流学习情况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学习的时候问的最多的是这几个字(板书:孰为)谁能讲讲该怎么理解?怎么读?
  生:孰,课文注释里解释是“谁”的意思。
  生:为,应该有两个读音,在“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句中读第二声,“是”的意思;在“孰为汝多知乎?”一句中读第四声,和“谓”一个意思,是“说”的意思。
  师:你真的读懂了!谁来把他提到的几个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准这个字的音,想一想整个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读“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解释意思。)
  生2:(读“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解释意思。)
  生3:(读“孰为汝多知乎?”解释意思。)
  师:这三句话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是问句!
  师:再来读一读,读好疑问的语气。
  (指名练读。)
  师:你还读懂了哪一句?还有哪些问题?我们来互相解答这些疑问好吗?(引导交流文中每一句话的意思,并练习读准确、流利。)
  师:谁觉得自己两个目标都达到了?
  (指名读全文)
  师:请大家注意听,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引导互评,视具体情况组织读文形式,相机指导、范读、领读)
  3、游戏练读
  师:同学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生:没有了!
  师:那能读准确、读通顺了吗?
  生:能!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渔歌互答”。想象一下,在水光潋滟的西湖上,这边的同学驾着一条渔船,那边的同学驾着一条渔船。一条船上的同学,读出课文里的一句话,另一条船上的同学马上就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出来。你来我往,赛一赛,看哪边读的准确、通顺、有韵味,哪边解释的清楚、明白。可以开始游戏了吗?
  生:(兴致勃勃)可以了!
  师:好,这边先读一句。
  生:孰为汝多知乎?
  师:不错,准确通顺。(对另一方)是什么意思呢?
  生:谁说你知道的多呢?
  师:好,你真的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1:1平。调换一下,你们读一句。
  生: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师:(跟读)多有韵味呀!(对另一方)谁来解释?
  生: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到了中午的时候就离我们远了。
  师:是这个意思。2:2平。
  师:我不插话了,你们一个接一个,站起来就读、就解释吧。
  (生纷纷抢着朗读,抢着解释。略。)
  师:有来有往,对答如流,难分高下。那么,在刚才读的时候,你觉得谁读的最有韵味,值得我们学习?
  生:我认为***读得最有韵味,值得我学习。
  师:那你学一遍。
  生:试试吧。(学一遍)
  师:你善于发现,善于学习,我们都像他这样来读读好吗?(生齐读)
  师:大家还发现谁值得我们学习?
  生:我觉得***读的停顿特别好,听起来很有节奏感。
  师:对,他读得似断非断,音断而意连,韵味十足。这组同学学着读一读。这组也来一遍。
  师:哪句话读的不太理想,谁把它重读一遍?
  生:“孰为汝多知乎?”这句反问的语气不够强。
  师:那你觉得该怎么读,读给大家亭听听。
  (生读)
  师:谁想读这句话,谁就站起来读读吧。
  四、任务驱动,理解背诵
  1、师:听大家读的这么好,我想请你们帮个忙。老师根据这一课的内容作了一个动画片,想请大家给两个辩日的小孩配音。先请大家看一遍动画片。
  师:都愿意帮这个忙,香滨校的同学太热情了。那请大家再明确一下,这两个小孩争辩的问题是什么?各自的观点、理由分别是什么呢?迅速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指名回答)
  师:我把他们两个的观点记下来。(板书:日始出近日中远远近)啊,观点截然相反。课文中他们分别是怎么说?
  生:认为太阳早晨离我们近的小孩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课件:点出这句话)
  师:你能把第二个小孩的观点也改成“一儿曰”的形式来说吗?
  生: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请两个同学分角色读一读。(指名读)
  师:两个温文尔雅的小孩,不急不燥,却又各不想让。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现他们在争辩?(指名分角色读)
  师:看,一对急脾气,争辩的好激烈!到底谁对谁错,还得以理服人。那么他们各自根据什么提出自己的观点呢?
  (指名回答,板书:大小凉热,课件出示句子)
  师:是这两句吗?默读一遍,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是反问句。
  师:在这里用反问句有什么好处?
  生:强调自己的观点正确,说的有道理。
  师:女同学反问一遍。
  (女生齐读,语气比较温和。)
  师:男同学试一试能不能把第二个小孩说的反问句读好!
  (男生齐读,语气十分强硬。)
  师:男女同学读的感觉一样吗?
  生:不太一样,但都是很自信!
  师:看来你们对两个小孩争辩时的态度,各有各的理解。那你们为《两小儿辩日》配音的风格一定也各有千秋。现在同桌之间先练习练习,一会看哪一桌同学配合的最默契。
  2、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3、汇报:
  师:哪些同学能来配音了?(指名)
  师:老师也想参与进来,欢迎吗?
  生:老师旁白!
  师:不,我给孔子配音。其余的同学也参与进来,把课文的第一句旁白读出来。
  (师生合作配音,两名学生同时笑着对老师说:“孰为汝多知乎?”。)
  五、交流启示,感悟品质
  师:两小儿留步。你们刚才笑话我,你们知道我是谁么?
  生:你是孔子!
  师:你们对孔子有哪些了解?说来听听!
  (生纷纷介绍孔子的地位、成就)
  师:既然孔子被尊称为孔圣人,博学多才,你们俩怎么敢笑话他呢?
  生:再有学问的人也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呀!
  师:(对其余学生)看了他们俩的表现,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生:你们善于观察,我很佩服你们。
  生:你们大胆思考,敢向孔子提问,我觉得你们有探索精神。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孔子不能解答你们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你们不该笑话他。
  生:我想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
  师;哦,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谈。
  师:那么,孔子被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难倒了,坦白的告诉人家自己不能决也。孔子能这样做,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呢?
  生:我更加佩服孔子!因为他诚实,不怕丢面子。在科学面前实事求是,是最重要的品质,才是真正的有学问!
  师:说的好!正如孔子曾说过的那样(课件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师生齐读。)
  师:看来故事中的三个人物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六、实践活动,结束拓展
  师:同学们今天的收获很大。在祖国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作品中,有许许多多象《两小儿辩日》这样的故事,既能丰富我们的语言,又能给我们启示。
  这节课,同学们成功地给动画片用文言文配了音,再看看这个活动你们愿意参加吗?(课件出示:实践活动──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剧情:一现代少年穿越时空,来到遥远的古代,恰遇两小儿辩日,孔子不能决也。现代少年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解答了两小儿的问题,并表达了对孔子和两小儿的敬佩之情。)
  师:喜欢演吗?
  生:(兴奋的跃跃欲试)喜欢!喜欢
  师:课下得作哪些准备呢?
  (生议论后小结:有感情背诵课文;查找资料,解答两小儿的问题。)
  师:同学们认真准备吧!

  教学评析
  刘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都体现了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首先,感受到古诗文的节奏美,让学生读得有情趣。
  设计中突出朗读的作用,通过范读、领读、自由读、配乐读、分角色对读等形式,让学生从听觉上直接感受到古文简洁凝练、极富节奏感的特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喜欢上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