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三、四段抓住前后照应的句子。
(二)通过重点句的学习,体会李大钊的精神。
(三)体会开头、结尾呼应的作用。
(四)有感情地读三、四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重点句的学习体会李大钊的精神。
(二)认识开头结尾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李大钊在敌人的法庭上,表现坚定、沉着、毫不畏惧。
(二)教师指名读第三段,找出与下面这句话照应的句子来。
“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从这两句话中,看出什么?(讨论)看出敌人在审讯中理屈词穷,只能使劲地敲着惊堂木,为自己壮胆。
(三)分析重点句:
1.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指什么?)
指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体会出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
3.比较三组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2)我看到了他那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脸。
从李大钊的外貌上看出李大钊在狱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短短十几天头发就乱蓬蓬的,可见敌人多么凶狠毒辣。但李大钊的神情仍旧平静而慈祥,说明他对革命事业有必胜的坚定信念,不畏惧敌人,不怕牺牲的从容态度。
4.带着这种感情读这一段。大家评一评谁读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四)学习第四段:
1.默读最后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全家人得知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心情无比的悲痛。
2.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说优点、缺点。
(2)老师范读。
(3)跟读,体会感情。
(4)再指名读,评一评,议一议。
3.思考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1)读开头和后三个自然段。
(2)讨论问题。
(3)发言总结。
内容上首尾连贯、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谨严,表达清楚;表现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沉痛心情。
(五)练习设计:
1.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来?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早晨,妹妹换上了新衣,母亲带她去散步了。
答案:
(1)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2)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
2.课文围绕李大钊讲了哪几件事情?
讲了四件事。第一,李大钊在局势十分危急时刻,仍然在北京坚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钊被捕经过;第三,李大钊在法庭上所表现的坚定与沉着的意志品质;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钊被害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3.李大钊的表现怎样?
李大钊坚贞不屈、临危不惧、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六)作业:
有感情地读课文。
[2004-01-04]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三、四段抓住前后照应的句子。
(二)通过重点句的学习,体会李大钊的精神。
(三)体会开头、结尾呼应的作用。
(四)有感情地读三、四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重点句的学习体会李大钊的精神。
(二)认识开头结尾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李大钊在敌人的法庭上,表现坚定、沉着、毫不畏惧。
(二)教师指名读第三段,找出与下面这句话照应的句子来。
“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从这两句话中,看出什么?(讨论)看出敌人在审讯中理屈词穷,只能使劲地敲着惊堂木,为自己壮胆。
(三)分析重点句:
1.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指什么?)
指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体会出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
3.比较三组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2)我看到了他那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脸。
从李大钊的外貌上看出李大钊在狱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短短十几天头发就乱蓬蓬的,可见敌人多么凶狠毒辣。但李大钊的神情仍旧平静而慈祥,说明他对革命事业有必胜的坚定信念,不畏惧敌人,不怕牺牲的从容态度。
4.带着这种感情读这一段。大家评一评谁读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四)学习第四段:
1.默读最后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全家人得知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心情无比的悲痛。
2.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说优点、缺点。
(2)老师范读。
(3)跟读,体会感情。
(4)再指名读,评一评,议一议。
3.思考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1)读开头和后三个自然段。
(2)讨论问题。
(3)发言总结。
内容上首尾连贯、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谨严,表达清楚;表现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沉痛心情。
(五)练习设计:
1.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来?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早晨,妹妹换上了新衣,母亲带她去散步了。
答案:
(1)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2)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
2.课文围绕李大钊讲了哪几件事情?
讲了四件事。第一,李大钊在局势十分危急时刻,仍然在北京坚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钊被捕经过;第三,李大钊在法庭上所表现的坚定与沉着的意志品质;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钊被害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3.李大钊的表现怎样?
李大钊坚贞不屈、临危不惧、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六)作业:
有感情地读课文。
[2004-01-04]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下一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