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教学实录
二、以学生为本,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做一件事情时,只要能真正从服务对象的需要出发思考问题,就一定能找到最科学、最实用的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的感悟由浅入深,并且悟出读书的方法,必须让学生读在其中,想在其中,体验在其中。
整堂课共五十分钟,余老师让学生没有任何干扰静心读书感悟的时间就占到了近十八分钟,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阅读思考的环节多达八次,每一次都能不急不躁地静心等待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发现。下面让我们以第二层次中的一个教学片段为例,品味余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读出自己的发现的。
在引导学生以设身处地的状态自由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之后,余老师提出这样一个读书要求:“这段话中有一部分要用低诉的语调来读,有一部分要用恳求的语调来读。揣摩一下,再读起来。”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会思考很多:哪里要用低诉的语调?哪里要用恳求的语调?它们分别写了什么?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内心情感?为何要低诉?为何要恳求?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的阅读不能不设身处地,不能不贴近人物。这个问题好似一根魔棒,让学生的心深深地扎到了阅读中。在这样一种凡卡即我、我即凡卡的阅读状态下,文章的层次自然会被学生发现,主人公的内心也自然会被学生所感悟。更妙的是,在下一环节以男女生接读的形式汇报读书发现时,余老师并没有事先让学生说出答案,而是在接读中自然表现出自己的发现。这个环节,类似于猜谜语,谜底不能说出来,而要用行动表现出来,谁都想做最聪明的一个,谁都怕当众露怯。这样的读书形式非常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激发了学生在读书中读出最高明的发现的欲望。有效地把学生引到了兴趣盎然地反复揣摩阅读之中。
三、关键处点拨到位,精彩处有力升华,彰显了教师深厚的底蕴
教学中既有预设也有生成,欣赏一堂课需要在学生来言处看教师去语之妙。教师是否听得出,抓得住,导得准,点得透,是否语气委婉自然,而态度却清晰明朗,这些都是看一位教师底蕴的关键之处。这堂课余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精彩的示范。
让我们共同回顾以下几处余老师精彩的引导。
第一处:
生:我从第8段“简直没有”、“一点”这些词中读出凡卡是一个命运十分悲惨的小男孩。
师:是啊,他是一个常常吃不饱的童工。
学生依据课文具体内容,概括出来的却是放到哪里都适用的笼统、宽泛的一句话。余老师没有否定学生,却非常自然恰当地给学生作出了示范,同学们会在这样的示范中自然感悟到如何概述更有针对性。
第二处:
师:9岁的孩子,在信中向爷爷倾诉了自己的辛酸。再回到这一段,用三个字概括凡卡的生活状况。这一层是从哪几个角度写凡卡的生活的,找出文章里面的关键字。
生:我感觉应该是“揪”、“揍”、“戳”。
师:这三个关键字可同时概括为一个字,哪个?
生:打。
学生没有关注“角度”这一要求,提炼出一个角度的三个字,余老师干脆利索地引导学生将三个字概括为了代表一个角度的一个字“打”。
第三处:
生: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我仿佛看到了一双绝望的眼神。凡卡才9岁,不应该有这样的眼神。
师:“呆呆的望着窗口”引出的是回忆和爷爷在一起快乐的时光,这就更增加了悲哀,快乐的时光没有了。只有挨打受饿,这是用快乐的回忆写自己的悲哀。
学生谈到了一个关键之处,但受鉴赏能力所限,对作者此处的表达用意,还意识不到。余老师在这里及时地升华学生的认识,真正导出了分量。
第四处:
师:但是最撼动我们心灵的地方你们刚才还没有提到,请大家关注第16、17段,一起来读一下。
生(读第16、17段):凡卡把那张写满字的纸折成四折,装进一个信封里,那个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的。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师:再读一次,把“乡下爷爷收”读得充满希望。
(生再读。)
师:我认为最撼动我们心灵的地方就在这里:“乡下爷爷收”,为什么?你们用这样的句子来说话:这是一封永远的信。
生:这是一封永远寄不出去的信。
生:这是一封爷爷永远收不到的信。
生:这是一封永远充满希望的信。
生:这是一封永远对爷爷充满爱的信。
师:这是一封永远在信封里装着的、倾诉自己苦难的信。他的爷爷永远不可能收到。他满怀的期望、无限的期盼和痛苦,无人知晓,只能在梦中梦到爷爷。他不能解脱,也不能逃脱,他可能真的要死了。这是最悲哀之处。这篇文章最值得欣赏的地方就在这样的笔法上,他用了一种模糊的称呼:“乡下爷爷收”,没有地址!这符合一个9岁孩子的知识状况,这也告诉我们,当时凡卡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灾难是无穷无尽的。
虽然余老师一再给学生读书鉴赏的机会,但学生始终谈不到文章结尾部分这一撼动人心之处。余老师正视学生的学习基础,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关注一下第16、17段。其中最妙的引导是“再读一次,把‘乡下爷爷收’读得充满希望”。余老师不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读,但学生却在充满希望的读中恍然大悟,尤其是补充了“这是一封的信”之后,学生自然能够深刻地领悟到文章浓重的悲剧色彩。此时为了突出表现文章撼动人心的力量,余老师没有让学生零零散散谈自己的感悟,而是自己用一段感染力很强的语言道出了文章主题的深度。这一环节余老师的引导可谓艺术而深刻。
余映潮 特级教师,湖北省荆州市教研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板块教学思路”的创造者。
梁俊峰 特级教师,山西省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
[2011-02-10]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