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穷人的心灵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
在品读细节的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一个更强烈的感受:西蒙家比桑娜家更穷、更凄凉;一个穷苦母亲最简单、最本能的追求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暂时不要冻着,能安稳的睡着。
(选择这段品读的原因是:西蒙家“又潮湿又阴冷”与桑娜家“温暖而舒适”强烈对比,与“孩子睡得又香又甜”产生强烈的反差。既简约的引导了学生感受文学语言的力量,又让孩子们在文本的视野里经受心灵的震撼,与作者的精神视野自然接轨。)
3.阅读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我趁机引领他们进入旧俄时期,进入文本的时代背景:
“同学们,我们不妨去西蒙的邻居家看看,不妨到桑娜的亲戚家走走……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煎熬,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无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的,但无论走过多少个穷人的家,主题词只有一个:“穷”。
(学生在“读进去、想开来”的阅读能力训练中,对穷人贫瘠的生活状态已经变成了真实的影像。唤醒、鼓舞和激励学生进入文本,体味语言的生命动力,是阅读教学的本质所在。)
(二)走进穷人的内心世界
1.本文的心理活动描写就是最大的写作特色。课文中刻画了桑娜三次细腻的心理活动,使穷人善良、淳朴的心灵跃然纸上,并牵动每一位读者的心。
第一次:想的是冒着寒冷和风暴打鱼深夜未归的丈夫,是孩子还健康就没有什么好抱怨。
第二次:想的是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
第三次:想是为了7个孩子的生活和丈夫将经受更加痛苦的煎熬。
(具体教学过程在此就不再作详细的叙述。)
(品读桑娜“三次”细腻的心理活动,使我们再次触摸到桑娜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在作者的文本视野里彻底的走了一遭,把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真实、朴实进行到底。)
三、移情——划出道道痕
当我们从文本里走出来的时候,孩子们对穷人的同情与敬佩在心里充盈着。此刻,我轻柔的问到:“如果是你走进西蒙的家看到两个与死人同在的小孩,你会怎样做?”
这时,让孩子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允许他们的见解与大人的认知世界发生冲突。而我在孩子们回答的同时仅是一个欣赏者、聆听者,这时我出示自己的课件——
1847年托尔斯泰退学回家,放弃贵族生活自己设计了平民庄园。他经常到最穷苦的村子里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修房子。1859年到1862年之间几乎中断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先后在自己的庄园及其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创办了20多所学校。1861年,托尔斯泰还担任起调解地主与农民之间纠纷的职责,因而受到贵族农奴主的敌视。……为实现平民化的夙愿,他第三次离家出走,结果再也没能活着回来……
此刻,我们感受的不仅是托尔斯泰笔下人物的温情与善良,感受更深的是这位俄国的文学巨匠对穷人博大的爱心,对改变贫民生活的执着追求。
一场文学之旅即将结束,我还想告诉孩子们你们还没有想到的是:托尔斯泰的坟墓至今还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甚至连托尔斯泰的这个名字都见不到。但是那里却是人间最美的、感人至深的、最温暖的坟墓。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