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

画出对鲁迅先生的具体描写,进行批注。

2.学生交流“趣谈读书”感受伯父对我的关心,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和学生一起对发言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小结:鲁迅先生没有直接批评侄女看书不认真,而是用婉转、幽默的语言告诉作者,读书要认真,不能够不求甚解。他很关心儿童,工作如此繁忙,还能够翻译儿童作品,说明非常爱孩子。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使幽默风趣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跃然纸上。

3.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4.交流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抓住:“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恍然大悟”等重点词句进行体会。

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自己的理解。

补充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5.伯父在跟我谈碰壁时,我们不只见到一个勇敢的鲁迅,还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发挥想象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6.鲁迅先生一生为民众而斗争,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在救助车夫时能够感受到什么?朗读这部分内容,再看看插图,请你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受。

小结:从他们的动作中感受到伯父特别关心和同情车夫。看来在描写人物时,准确的动作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是非常有帮助的。

7.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事情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我依然请清楚楚地记得当时伯父的神态。指名朗读第二十二自然段,此时他在想什么,他在为什么而叹息?

8.面对可怜的车夫,鲁迅先生心里想到的是更多的生活在社会低层的饱经苦难的人们。可是他无力改变这一切,此时也只能长叹一声了。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当时的情景吧。师生对读第二十二自然段。

9.现在我们再看“笑谈碰壁”和“救助车夫”这两件事,同样是面对社会的黑暗,鲁迅先生表现却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再来读读“笑谈碰壁”这件事,鲁迅先生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小组分角色朗读、讨论,还可以结合你的参观活动来补充。

小结:谈到自己碰壁的时候他是笑着说的。其实“碰壁”不是碰墙壁,而是那些反动势力,是敌人们的枪口,但伯父并没有害怕。在参观的时候我们还发现鲁迅先生当时为了发表文章用过一百五十多个笔名。他面对敌人的迫害仍然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他很顽强,很乐观。

在看到黄包车夫时他看到老百姓受苦受难,神情却是严肃的,甚至还深深地叹了口气。我们抓住事件之间的联系就能更全面、更真实地感受鲁迅先生的品质。

10.在我们参观鲁迅博物馆的时候,老师也和博物馆的研究员进行了交流。我们一起来听听其中的一段录音,对你有什么新的启发。

小结:伯父跟我“笑谈碰壁”他是想保护我,不让我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怕给我的心里留下阴影。周晔选取这件事也是表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品质。他很关心爱护孩子,他想给孩子的都是积极的,美好的。他就是这样用幽默、童心、爱心保护着孩子们。他关心呵护青少年,他帮助贫困的车夫。他就是这样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11.对于陌生的车夫,鲁迅先生都能倾力相助,对于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就更是不遗余力地关心帮助。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在回读中,加深对文中内在联系的理解,通过补充研究员的录音走近人物内心世界。

(五)总结全文,感悟文章结构

1.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直为黑暗的社会而忧心,为危难的民族而忧心,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孩子而忧心,为所有苦难的人们而忧心……但是却很少为自己考虑。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读到这里,我们和小周晔心中的问号都能够解开了,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无私与伟大,在他逝世后才会有那么多的人为他而悲伤,为他而难过。那课文的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