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

学生明确:贝多芬弹了一首刚才盲姑娘弹的曲子之后,盲姑娘说的话:弹得太纯熟了,感情多深啊!

体会这句话背后的意思:让贝多芬感觉到,盲姑娘虽然穷,虽然弹的断断续续,竟然能一下子感受到作品的独特情感,而且猜测到这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奏出来——这真是知音!(如果学生没学过《伯牙绝琴》,教师直接可以点出来:读懂对方作品所传递出来的作者独特思想和情感,这就叫知音。)

引导思考

再读穷兄妹的联想,再听曲子,思考:贝多芬又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那么,此时此刻他内心想了些什么呢?他想通过曲子来传递一些什么呢?

学生读书,听曲。讨论,交流:对美好事物的展示和赞美,对命运不平的愤怒等。

)研究体会

研究写穷兄妹联想与想象的相关句子,体会作者写这一部分与表现他们是知音,有什么关系?

明确:他们能够真正听懂贝多芬的作品所传递的内容,能够真正欣赏到贝多芬作品的艺术魅力,真正能被贝多芬的作品所陶醉,忘我——连乐曲停下来都不知道,连贝多芬走了都不知道。

再次讨论:不写这段联想和想象,行不行?深入体会“这部分对表现他们是知音”所起的作用。

总结:作者就是以贝多芬的曲子为纽带,将贝多芬和穷兄妹从陌生人写成了相互能够读懂内心世界和思想的知心人,开始是空间距离的接近,后来是心灵世界的无限靠近,纽带是艺术,音乐艺术!。

朗读背诵

享受知音之间美妙的感情,享受贝多芬《月光曲》的艺术魅力!

三、设计思考

除了常态的识字、识词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侧重在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来进行艺术欣赏”,就课而言,就是通过阅读联想和想象部分和欣赏乐曲,来体会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所表达的体会情感欣赏的审美方式;通过分析文章的表达思路,来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贝多芬与穷兄妹成为艺术知音的,同时学习作者以曲为轴,表现人物关系的方法。

本文教学的特点:概括——在概括的过程中读懂主要内容;从形式切入,在研究表达形式的同时,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表达方法。

就文章的表达方法的学习而言,主要采用了增删调改的方式,增删调改,其实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体会“增删掉改”之后与原文表达方式方法相比较,效果有什么不同,这是个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地从课本中找出答案的问题,也不是简单地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上下文实际就能得出结论的话题,必须建立起文本整体的联系,揣摩作者表达意图,结合自己已有的语言表达实际来体会,是一个综合的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调动已有语言文字实践的实际来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需要自己思考,同时需要与班上其他同学合作交流来进行自己观点的验证和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要体会作者表达效果的独特性,学生感觉到了学习过程的挑战,挑战结束,学生内心挑战困难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再加上对表达方法进行了赏析,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逐渐浓厚起来。

本文的第二课时,我在引导学生研读“如何成为知音”的行文思路时,只在帮助学生建立文本的整体联系上做了引导(文章各个部分内容是如何联系成为一个文章整体的这个过程中,再进一步体会联想与想象,与知音的关系,对表现知音的作用),这样,学生一方面学会了在整体的联系中读懂课文,而且学会了阅读中去抓联系的阅读智慧,提升了阅读能力。

四、说课要点

(一)教材特点

一是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方式来欣赏艺术作品:体会在本文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很好地诠释了贝多芬《月光曲》的艺术内涵;二是作者是如何表现“贝多芬与穷兄妹”成为知音的:知曲——知情——知人——知音;通过联想与想象来表现知音。

(二)教学目标

学习联想与想象对表现艺术作品艺术魅力所起的作用,感悟用联想与想象的方法来欣赏艺术作品。

(三)教学思路

1.读书,整体把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针对概括的过于笼统,提出联想与现象部分。体会文章所写内容的主要特征——月光曲的主要内容,从而初步读懂课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