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本

回顾上一课时的问题:既然是要表现月光曲的艺术魅力,直接介绍月光曲的曲子,直接介绍月光曲的意境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这个传说故事,非要安排一对“兄妹”在故事当中呢?文中人物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课下思考的内容。

师: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将本来陌生的贝多芬和兄妹写到一起来的。

学生读书,找到“走近”——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讨论从这里读出了什么?让学生作为贝多芬的角色,来思考——感觉非常亲近。

学生读书,找到“走进”:听到他们想亲自听,但是没钱,于是“走进”。

让学生读句子,体会贝多芬此时的内心活动:太令人感动了,这样穷,竟然爱音乐,这样穷竟然爱我的曲子。感觉找到了知音。(如果前面已经学过了“伯牙绝琴”,学生能够自然想到知音这个话题,如果没学过,教师可以引导提示,喜欢音乐,喜欢贝多芬的曲子,这让贝多芬非常感动,感觉他们能够读懂自己。)

学生明确:贝多芬弹了一首刚才盲姑娘弹的曲子之后,盲姑娘说的话:弹得太纯熟了,感情多深啊!

体会这句话背后的意思:让贝多芬感觉到,盲姑娘虽然穷,虽然弹的断断续续,竟然能一下子感受到作品的独特情感,而且猜测到这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奏出来——这真是知音!(如果学生没学过《伯牙绝琴》,教师直接可以点出来:读懂对方作品所传递出来的作者独特思想和情感,这就叫知音。)

引导思考

再读兄妹的联想,再听曲子,思考:贝多芬又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那么,此时此刻他内心想了些什么呢?他想通过曲子来传递一些什么呢?

学生读书,听。讨论,交流:对美好事物的展示和赞美,对命运不平的愤怒等。

)研究体会

研究写穷兄妹联想与想象的相关句子,体会作者写这一部分与表现他们是知音,有什么关系?

明确:他们能够真正听懂贝多芬的作品所传递的内容,能够真正欣赏到贝多芬作品的艺术魅力,真正能被贝多芬的作品所陶醉,忘我——连乐曲停下来都不知道,连贝多芬走了都不知道。

再次讨论:不写这段联想和想象,行不行?深入体会“这部分对表现他们是知音”所起的作用。

总结:作者就是以贝多芬的曲子为纽带,将贝多芬和兄妹从陌生人写成了相互能够读懂内心世界和思想的知心人,开始是空间距离的接近,后来是心灵世界的无限靠近,纽带是艺术,音乐艺术!。

朗读背诵

享受知音之间美妙的感情,享受贝多芬《月光曲》的艺术魅力!

三、设计思考

除了常态的识字、识词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侧重在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来进行艺术欣赏”,就而言,就是通过阅读联想和想象部分和欣赏乐曲,来体会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所表达的体会情感欣赏的审美方式;通过分析文章的表达思路,来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贝多芬与兄妹成为艺术知音的,同时学习作者以曲为轴,表现人物关系的方法。

本文教学的特点:概括——在概括的过程中读懂主要内容;从形式切入,在研究表达形式的同时,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表达方法。

就文章的表达方法的学习而言,主要采用了增删改的方式,增删调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