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文眼 会真意──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教学片段设计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本

【教学目标】

 

把握重点词语“锻炼”,正确读写并通过查字典、结合具体语境和联系生活经验等多种途径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理解含义深刻的重点句,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时自主识字

 

1.导入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1)交流难认、难记的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随机正音。

 

3)交流通过预习对词语的初步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第三学段学生已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凸显学段特点,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在精读课文中深入解词

 

1.学生自由读第14自然段,边读边琢磨含意。

 

2.借助字典理解“锻炼”一词。

 

学生交流通过查字典得到的解释:

 

1)锻造冶炼金属,使其更为精纯。

 

2)通过健身活动,使身体健壮或恢复健康。

 

3)通过实践,提高工作能力和思想水平。

 

[设计意图:能搬出字典中的解释,并不表示学生已经理解词语的含义。教师不应就此停步,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3.溯源解析理解“锻炼”词语。

教师演示“段”的金文  ,简要介绍:这是“段”的古文字形,右下方的“殳”(shū)中,下面的“又”是“手”,上面是一种锤形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持兵器击打;左上角的“厂”(hǎn)指岩崖;“两点”代表敲下的石块;整个字合起来表示有人手拿锤子在山崖中锤石头。字的本义就是“锤击”。后来,“段”字的意思发生了引申变化,我们的祖先又专门加意旁“钅”造了“锻”字用来表示“锤击”的意思。

随即,教师演示小篆字形  ,并简介:“炼(煉 )”字从火柬声,右旁的“柬”在草书中发生了笔画上的简化,(PPT演示:东晋王羲之手迹  ──唐代怀素手迹  ──明代王宠手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