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贫穷中感受人性的力量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如果在几十年前,我们谈论贫穷,我们可以分明感觉到它的真实存在;如果在穷乡僻壤,我们读到一则穷人的故事,我们也许会感同身受。但是,现在的大多数孩子,并不晓得贫穷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即便他们身处穷困的境地,却仍然不晓得自己最需要做什么。因此,当我们教授诸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一类的文章时,我们势必会表现出“说教”的套路,一种在学生看来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行为。
  但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它当反映出人类的一种普遍存在状态和一种普遍的追求。《穷人》其实并不“穷”,它的精神实乃富足而有力量。之所以给人以“说教”的嫌疑,实在是因为教师在课堂内的演绎过于“去艺术化”,从而导致了好端端的一个文本,虎落平川,遭到了“不明真相”的小读者们的唾弃。
  这是很不正常的。
  从故事本身来看,《穷人》的情节非常简单:渔夫的妻子桑娜带着五个孩子,生活艰辛但“温暖而舒适”;当她发现她的邻居寡妇西蒙因病去世,留下两个幼小的孩子时,顿时恻隐心起,遂将这两个孩子带到自家抚养。她对自己的冒失行为忐忑不安,以为她的丈夫会因此责怪她。但她丈夫从外面回来,得知这一情况时,却二话不说劝她将两个孩子抱过来。——原来他们的心是一致的。
  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成为文学的经典,乃是有着许多因素的,譬如对环境的精致描写,譬如主人公心理的微妙变化,譬如众多高明的象征手法,甚至还包括文中透露出的托尔斯泰之于“爱”和“死”的独到理解,等等。对小学生而言,要读出其中的艺术张力,到底有些难度,故教师的导读和教学便显得十分关键。
  张祖庆君长于文本解读,更长于在课堂内将他的解读成果转换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故他的课堂,不光对得起原文,更包含着他自己的艺术发挥,从而能将托翁之《穷人》中的精神,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自觉地习得、吸纳,并转化为他们人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有趣的是,我在研析他的课例时,正值屋外大雪漫飞,此景此课,令我仿佛走入了文本中穷人的生活,更感受着他们的贫穷及其背后的人性力量。
  一、什么是贫穷?
  什么是贫穷?这个貌似简单明了的问题,却是祖庆君带领孩子们在课堂内首先要解决的。因为仅仅知道穷人“什么都没有”,不光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认识,更不可能引起人的切身感受以及对“贫穷”背后之力量的深刻体悟。
  于是师生选择了从文本中的细节去寻找“贫穷”的概念。
  事实上,原文中没有一处提到“贫穷”,但贫穷的痕迹和影响处处皆是。故教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捕捉“穷人”的“穷”。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8分钟,可见教师对这一环节的重视。在分享阶段,学生将他们对于“穷”的发现尽数汇报:
  生:我从第二段的第三句看出他们很穷,因为课文说“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的风暴出去打渔。她自己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他们很辛苦,但是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生:课文中说“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光着脚”说明他们连买鞋子的钱都没有,而且吃的是“黑面包”,黑面包我从课外了解到,不像白面包那样很软很好吃,是很硬的,没有水的话,根本吃不下去的。而且说“菜只有鱼”,渔夫天天去打渔的,因为没钱买菜,只能去打一点鱼来,看出他们很穷。
  这些发现,严格地说,是对渔民生活之常态的冷静旁观,并不能真正引起学生对于这种生活的同情,因此,它更多地属于“研究性阅读”。接下去,在“小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对隐藏着“穷”的环境描写进行讨论。这一招十分高明,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助对环境的描写,有时候会类似“农村包围城市”那般,更容易引起人的切身体会。从此可见,这位小老师对于文本的阅读角度,非常的“语文”。
  有关环境描写,学生找到了诸如“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又黑又冷、干干净净”等从某个侧面体现“贫穷”的词语,这与教师之前的预设十分相合。不过,对这些词语的发现和讨论,依然是一般的读者都能做到的。倘若以此来评判作品,仍无法叫我们相信其“经典”所在。此时,教师独辟蹊径地让孩子们寻找出一句常被忽略的重要句子——“睡觉还早”。
  师:同学们,从“睡觉还早”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二段说“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证明已经都十一点多钟了,睡觉其实不早了。
  师:只是十一点钟吗?
  生:可能还会到十二点多,因为后面有一个省略号。
  师:是啊,这一个个省略号仿佛就是一记记钟声在敲打着我们,表明时间至少晚上十一点以后了。
  ……
  【课件出示】:
  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第1自然段)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第2自然段)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第23自然段)
  这即是写作中“正话反说”的悖论手法(paradox),其中也包含着能予人以想象的“留白”。能从文本中寻找出一般读者所忽略的且又是极其关键的点,正是一个优秀读者所具有的本事。虽然祖庆和他的孩子们只从时间的度量上研讨“睡觉还早”所具有的意义,忽略了“睡觉”其实还意味着对紧张而困苦生活的逃离,而且这种逃离对穷人而言,几乎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但这一发现,无疑是抓住了统领“贫穷”的最为关键之处,并登时将师生对文本的解读水平,平地拔高了一个层次,亦同时使得学生意识到,对优秀的文本而言,任何词句都是不可忽视的。
  对“贫穷”的描写,当然不止对桑娜一家的叙述。当桑娜走入西蒙家,眼前的一幕也许更为“贫穷”: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相信一般的读者在读到这一段时心里更为难受。因为在桑娜家,“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虽然生活困苦,却还不失希望的曙光;但在西蒙家的屋子里,一切却给人以“绝望”的冰冷和死寂!当祖庆君和他的学生们津津乐道于“睡觉还早”的意蕴时,他们却忽视了,对西蒙一家来说,时间已经悄然停息!这或许是他课堂指导时的一大缺憾。否则,我们一定会油然想起贝洛克对于贫穷的一个经典定义:
  贫穷即陷入一种不断为自己和家属的未来而焦虑的境地,无力维持自幼过惯的生活标准,既不免低三下四,又愤愤然想表示反抗,最终无可挽救地变得绝望。
  是的,只有在贫穷变成“绝望”时,它便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二、贫穷的财富和力量
  好在文本的作者并非是叫读者去相信贫穷只意味着凄惨。事实上,贫穷者所具有的,往往是富足者未可想象般的丰富。这既是贯穿于祖庆这两个课时的一个基本思想,也是他希望孩子们在阅读《穷人》一文时所持有的价值取向。诚如他在第二课时开首所点明的那般:
  师:……如果这篇文章只让你读出了一个“穷”字,那就是托尔斯泰改写的失败,穷人身上不只有穷啊!
  于是,他二话不说,直接让学生们拿出纸,进行填充练习:
  穷人虽然很穷很穷,但他们拥有()。
  此处教师不须迂回多讲做这种练习的理由,因为通过对整个文本的阅读,孩子们早已心知肚明:《穷人》一文的精神,乃是教与我们贫穷背后的人性力量!
  学生们的发现令人激动:
  生:我找到的是第八自然段,文中说“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觉得非要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两个孩子放在床上,让他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觉得穷人虽穷,但是他们却拥有富人都没有的善良。因为她说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她的直觉告诉她应该要这样做。
  是的,“直觉”,这个很重要。穷人对自己的善良行为并没有什么理论基础,他们所做的,更多的是出于对生活和人生的直觉认识
  生:她说“她把两个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和自己的两个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上”,我觉得虽然这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但是她把她和西蒙的两个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放在一起,感觉她就是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决定用心来养他们。她觉得作为邻居,拯救两个生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因为在桑娜看来,两个孩子,也毕竟是生命里盛开的花。
  能从生命的角度阐释穷人的互帮互助,这非常了不得。从这一回答中,我们几乎可以说,学生对贫穷背后的力量的认识,是出于自身对生命的敬重和爱护之心。至此,对《穷人》一课的解析,成功地联接到了学生的生命意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原文之中,桑娜并没有这么简单而伟大的“善良”,她在做了这一系列事情之后,更多的却是“忐忑不安”。祖庆君是个对文字极度敏感的人,他当然不会在课堂内放过这一细节,于是他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朗读,走进桑娜的内心世界,体会她这种真实而立体的情感。不仅如此,他还极有创意地比较了桑娜一家和西蒙一家的环境布设,从而让学生知晓:同样是贫穷,它所体现出来的意义未必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