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赏析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本文节选自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一书。本文分为四部分,分别是“石猴出世”、“寻找源头”、“发现水帘洞”和“拥戴为王”。写出了猴王的出世不凡,有胆有识,言能服众,本领高强。为后文的发展定下了基础。
  “石猴出世”这个部分先写出了猴王出生的地方、出生的过程、身世的不平凡。然后用动宾词组加四字词组写了猴王的饮食、住处、生活环境等,这让文章简洁有力。它不经过任何学习就懂得很多事情,再加上它不是母体所生而是天然造就等都为后文留下了伏笔。最后一句总结了猴王的生活,说明他生活得十分快乐。这也都为后文与唐僧取经时的情况形成强大的对比。
  第二段“寻找源头”,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行为描写,写出了猴子们的顽皮与灵通。语言的描写之所以让人感到热闹非凡,正是因为作者用的是猴子应说的话。可见,选择不同的人物要用不同的话语,才能为我们的文章添光增彩。文中运用重复的话来加强语气,也在此写出了猴王的争强与勇敢,为后文形成它的性格打下了基础。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是作文的一大法宝。
  第三段先写猴王“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写出了猴王的动作敏捷与灵巧。猴王发现了水帘洞,同时在它的语言中也体现了它的直率与坦诚。这也在以后形成它的整体形象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最后一部分写出了水帘洞中的热闹。用动作写了猴子的特点,引用孟子的话让猴王说,写出了猴王的领导才能。又用“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写了猴王和猴子们的无拘无束,充满欢乐。
  文中的猴子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极多的动作和语言,加之各种事件,形成了猴王的整体特点:善良,有领导力,机智敏捷,忠诚等。花果山是一个无拘无束充满欢乐的地方,这有点类似柏拉图的“理想国”。而猴王这个形象代表的是正义的英雄,是作者所期待的英雄,表达了作者正义的志向。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曲折的社会内容,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追求。在猴王的身上体现了人民群众反对专制,追求正义与自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