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之四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谈话引题。
    师: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古往今来,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们的炎黄子孙继承了优良传统,也写出一首首优美的现代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王慧骐作的现代诗——《我们上路了》。
  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一)教师感情范读诗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流利、读通顺,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
    2.思考: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回答问题: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指——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所有与大家一样要告别童年,已经长大的孩子们。)
   2.带感情读课题。(带不同感情读课题)
    【带不同感情读课题,为后面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歌情感打下铺垫。】
   3.检查生字词情况。(出示卡片:认读“抖着威风”“歪歪斜斜”“雷鸣电闪”)
   4.指名分小节读诗歌
   5.齐读诗歌
  三、再读诗歌,深入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诗歌,了解诗歌每小节都写了些什么。
   1.小组成员自读诗歌
   2.读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并作上批注: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二)班级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顺学而导,根据学生的回报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诗歌不同的小节。)
   1.诗歌第一小节。
    ⑴学生交流:我读懂了——“孩子们长大成人了,告别大人上路了。”“一路上有许多美景。绿树、轻风、红旗”……
    ⑵让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指导。(例如:a、如果学生提出不理解“刚刚捡到一张很小很小的邮票,贴上那只很大很大的信封。”教师可指出,这是一种象征的写作方法,在诗歌里运用得非常普遍。象征我们稚嫩的刚刚起步的人生。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展开想象,说一说:“还有什么事物也能代表我们刚起步的人生”?引导学生学着用诗歌的语言练习说话。b、感悟课文中的“不管大人们怎么说”这句话,教师可相机点拨:平时爸爸妈妈唠叨吗?都唠叨些什么?你是怎么对待的?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体会自己要摆脱束缚、要独立的心情。c、体会下一句:“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自豪、骄傲、摆脱了束缚的快乐……)
    ⑶多种形式读诗歌,指导学生读出第一小节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指名读、男女分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优美流畅的语句,充满诗意地读,读出意境美。)
    ⑷总结本节诗歌写的内容,“虽然我们还很稚嫩,但还是上路了。”(板书:“上路品美”。)
   2.诗歌第二小节。
    ⑴学生交流:我读懂了——“我知道了他们上路时有风险。从这些诗句中感悟到的:我们的膝盖也许会被石块磕肿,也许会有骤起的风暴把我们抛入崖底……”“但他们有心理准备。”
     师:你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了,心中充满了向往,可是大路总是那么平坦的吗?
    ⑵学生默读第二小节,思考: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⑶交流学生思考的问题。
     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对“骤起的风暴”和“虚幻的风景”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家庭的变故,考试的失利、与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板书:“路中艰险”)
     ②再次感受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象征手法。
     ③引读“我们的脚步也许是歪歪扭扭,我们的膝盖也许被石块磕肿,假如因为这些……一只人观赏的狗熊。”
      【诗歌里隐喻的内涵学生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都体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谈,逐步体会“刚刚捡到一张很小很小的邮票,贴上那只很大很大的信封。”“路中艰险”等语句,在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作者使用的“象征手法”。】
    ⑷谈谈:当你碰到挫折打击时的态度。
    ⑸句式练习:“也许……也许……也许……”
     (师: 你想和他们一起上路吗?你能猜想到这路上还有什么美景,还可能遇到哪些风险吗?试着仿写一些诗句。引导学生运用上面的句式,进行大胆想象与写话。)
     【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和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⑺教师范读诗歌第二小节。
   3.诗歌第三小节。
    ⑴齐读第三小节诗歌
    ⑵小组合作自学。
     【引导学生自学体悟,不理解的地方可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和选用第一、二小节的学习方法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⑶学生感情朗读诗歌,并相机询问学生的读后体会。(板书:“挑战风雨”)
     (可补充教参中《标点符号的“自传”》的文章,让学生感受“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一个小站,今后的路还很长很远;从童年步入青少年,走上新的路程,是一个人的成长的标志。”)
     【由于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更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通过思考、想象、交流等形式把握诗歌的意思,逐层深入地体会我们上路时的心情。注重通过多次反复地诵读并结合想象、体验、去领悟诗情,并在此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⑷指导书写“售”。
  (三)通读全诗,回归整体。
   1.配乐朗读诗歌
   2.讨论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我们上路”了的理解和体会。
    (引导学生说出各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要求千篇一律和“假话”“空话”。)
   3.指导朗读。
    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
    ⑵为学生配乐,学生表演读。
    ⑶想象情景,请个别学生来朗诵。
  四、拓展交流。
    准备一首相同题材现代诗,学生互相交流。
    【交流拓展资料,让学生在同伴之间互相学习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总结结题。
    师: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不管什么样的路,都是一种经历,一种收获,相信大家都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六、置留作业。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