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鸟的天堂》中寻找学生的天堂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多少次,我梦见自己长上翅膀;多少次,我梦见自己自由飞翔……”(摘自一名男孩的日记)。
每当备课,我常常想:我为何不努力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天堂?帮他“梦想成真”——长上翅膀,自由飞翔!
“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以梦”(钱理群语)。笔者认为,在当今语文教学高扬人文性的旗帜下,教师的创造劳动首要工作便是让孩子能在(天堂一般的)语文课堂幸福成长,最终成为拥有丰富精神世界与创造力量的人。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教材(文本、与作者)三者之间的对话,是三者之间的心灵沟通,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和帮助下的人文心灵对话。下面,笔者以《鸟的天堂》教学为例,浅谈教师如何努力使课堂变成“天堂”,积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为学生营造“天堂”天堂在哪里?在教师的心里!看我们的教师肯不肯、愿不愿为我们的孩子提供!
教师心中须有天堂: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儿童是情感的王子。然而,儿童与阅读的文本间存在着必然的或大或小的审美距离。创设对话的情境,正是实现二者牵手的“红娘”。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即为营造了学生天堂般的童话的世界:
情境之一(播放轻音乐,导言陈述——引导学生游天堂)
夏日的一天,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走过一条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跳上一只船,……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放眼望去,“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在柔和的乐曲中,学生置身情境,感受着情境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走近了“鸟的天堂”。
情境之二(播放配乐课文朗读,布置学生看《鸟的天堂》vcd中大榕树的景象)
同学们,“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真是一株大树。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在欢快的音乐里,在满怀神情的朗读声中,学生欣赏着翠绿的、明亮的、生机勃勃的榕树,白由自在地走进了“鸟的天堂”。
情境之三(布置学生看vcd:鸟的天堂——大榕树上鸟儿欢娱的情景)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掌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拍翅膀……”“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掌声、鸟声、歌声激荡着孩子的欢笑声……
情境之四(布置学生闭上眼睛,听范读课文,回味在“鸟的天堂”的感受)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儿牵着人儿,人儿恋着鸟儿。
教师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天堂之景,又热情地奉献给学生。孩子的心自然就会飞向天堂!
伴学生在“天堂”中飞翔教师与学生是课堂交互活动的合作伙伴,阅读是人的个性化的行为,教师的教决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欣赏每一个孩子的梦,让每一个孩子在“天堂”中生活,是儿童自由成长的心声。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只属于自己的内心天地。
以情导入,激发儿童阅读的热情。人为优化的情境美感丰富,贴近儿童,这对于处于人生早期的感受最敏感时期的儿童来说,这样的情境不仅是儿童满意的,也是特别容易接受的。
导读去鸟的天堂时,教师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地引导儿童去阅读教材——用心去思考、感悟(品读有关重点词句: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师生作伴,心随景往——跟着作者悠闲地走近鸟的天堂。课堂环境是愉悦的,学习的内容是愉悦的,学习者的心情也是愉悦的。
来到“第二、第三情境”,走进鸟的天堂,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儿童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vcd中大榕树的景象以及大榕树上鸟儿欢娱的情景)的感受时,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从而激起了相应的情感。在老师语言提示、语言描绘的调节支配下,儿童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到教材的对象(美丽的大榕树和自由欢快的鸟)上,在想象的作用下,达到“我他同一”、“物情同一”的境界,在此过程中儿童对教材内容的情感体验,一步步地加深,会深情地、不由自主地赞美大榕树,与鸟儿交谈。随着情境的延续,儿童的情感逐步加深,有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他们心中有各自的榕树,孩子与鸟儿喃喃细语,其间有孩子与鸟的情感,有孩子的“人与自然”的感悟……在这儿,绿叶会对“我”倾诉,鸟儿与“我”共舞。孩子们在这天堂的情境中,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与此同时,他们对祖国语言、对民族感情开始了美好的体验。总之,文中的情感已弥散、渗透到儿童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人文结合,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儿童的个性之中。
我们的教学实践必须落实“情感”,将文中之情、课中之情尽可能的,如蜻蜓点水、似微风轻拂的交流、对话……阅读时,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情境,关心作品中的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激发和维系学生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阅读感受的热情。导读“情境之四”: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请一名孩子(抒情地)读“(此时此刻)当(我们的)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孩子们的心、孩子们的情与作者一样——留在鸟的天堂。孩子们的这种情形下,课堂是自由的,师生是平等的,学生是自在的。
“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一个诗人。”(苏霍姆林斯基语)自由宽松的课堂情境才会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
教师要应拥有一双“儿童的眼睛”去欣赏每一个孩子的梦: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绿色与生命),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鸟儿与环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保护鸟类,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获得自我满足(像鸟儿自由生活);接纳儿童对绿叶的倾诉、儿童与鸟儿共舞……无论是翠绿的新叶、摇曳的树枝,还是欢快的群鸟、胆小的画眉——在孩子眼里心里,都是独特的故事、诗章……身处有限的空间(课堂),心灵却在高远的天空飞翔,激情泛起的才智与探索生成的快乐不断喷涌。于是,有形课堂学习的结束同时意味着无形课堂学习的开始:关注榕树、关注鸟儿、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用诗、用画、用歌声……表达独特的体验,纯真的情感!
努力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天堂,我们的孩子获得了自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幸福地学习生活,我们的孩子就可以“梦想成真”——长上翅膀,自由飞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入情入境 感悟运用—谈《鸟的天堂》的导学思路
下一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之二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