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材简析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简析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呵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全文围绕“我”的心理和行动的变化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先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接着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如对林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幽幽的小曲”,优美动人;对老人语言的描写,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本文篇幅较长,可以展开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中“秘密”蕴含的感情,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本课建议教学时间为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文章一开始就讲到“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白痴是什么意思?这个结论是怎样得来的?用“白痴”形容“我”拉小提琴的水平,这对已经能拉小夜曲的“我”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更要命的是父亲和妹妹只是经受了数次“折磨”之后就下了这样的定义。为此,“我”失去了在家里练琴的自信。文章开头直接点明父亲和妹妹的做法,为下文“我”走出家门,到林中练琴作了铺垫,同时也与下文老教授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赞美了老人对“我”的爱护与帮助。
第2段:“非常伟大的事情”指的是什么?拉小提琴。此时“我”心中充满了神圣感,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从“我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参加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也可看出“我”对音乐无比的热爱。
“蹑手蹑脚”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轻手轻脚地走出家门,从中也可以看出“我”的不自信。此时的“我”心中充满矛盾。“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幽幽的小曲。”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沙沙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幽幽的小曲,形象地说明“我”对拉好琴重新找回了自信。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庄重地架好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是“我”懊丧了,为什么呢?是因为“我”拉小夜曲的水平不高,“又将那把锯子带到林子里”。由“不自信”,到“找回自信”,再到“再次失去自信”,甚至懊恼,“我”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这时发生了一件怎样出人意料的事?“我”的心情又有了怎样的变化?“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独享的幽静。”这句话真实地写出了“我”发现老人后沮丧的心理。“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拉出好听的琴声,可偏偏琴技不高;不希望有人听见自己在拉琴,却偏偏被老人发现了。文中的两个“一定”,强调了难听的琴声带来的后果,突出了“我”的沮丧。说明“我”又一次失去了自信。
第3段:用横线勾出对老人的外貌描写,用波浪线勾出老人诗一样的语言。“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我能做你的听众吗?”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听惯了亲人对“我”不高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个聋子,但“我”还是充满了快乐。虽然心生愧疚,但是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中“一种从没有过感觉”指的是怎样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
第4段:“难以置信”是什么意思?从家人难以置信的表情,你知道了什么?“我”演奏水平的提高,从妹妹前后表现的对比,和“我”自己的感觉都可以说明。而这恰恰来自于上文所讲的,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奖。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励“我”刻苦练习。在她的激励下,“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这句话反映了老人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第5段:此时“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全力以赴拉琴的“我”是快乐的,是自信的,是用心感受音乐的。从两个“常常”又可以看出什么?她常常对“我”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而“我”也常常忘记她是可怜的聋子!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
第6段:这个美丽的秘密在我的心中珍藏着,而妹妹则在尖叫中告诉了“我”老人真实的身份。老人为什么要说谎骗我?那是因为老人在平静地望着我,聆听“我”的演奏时,想点燃“我”的自信,引导“我”用心感受音乐,激励“我”不断演奏出真正的音乐。
第7段:从老人的微笑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而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第8段:为什么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我”会不由得想起唯一的听众?句子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唯独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感激,同时点明了课题。
教学课文,有两种思路可供选择。
思路一:围绕“我”练琴过程中的心理、行动上的变化进行教学。可以用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先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尝试着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的句子,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体会“我”心理与行动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次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心理与行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通过交流,理解老教授的鼓励对“我”的激励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懂得老教授谎称自己是聋子的良苦用心,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和写作特色。
思路二:围绕老教授的言行进行教学。首先揭示课题。运用查词典等方法,了解“唯一”的意思。并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如:“听众一般指很多的人,为什么要用‘唯一’来修饰?”“课文中‘唯一的听众’指谁,她做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围绕“作为‘我’唯一的听众,老教授做了什么”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老教授对“我”讲的话,弄清楚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她为什么这么说。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在个人“读”的基础上,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理解老教授的话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领会文章的中心,最后理解课题的含义。除了抓人物语言,也可适当地注意文章中人物神态的描写,这样可使学生对老教授这个人物了解得更加深刻。无论是哪种思路,都可以采取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交流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三点:①要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引导学生能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②要创设问题,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③要开展有效讨论。讨论前,先梳理问题,一般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解决。讨论要有理有据,同时也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必要时再读课文。
课后练习第1题:在默读的同时,想一想老人说自己耳聋的原因,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后练习第2题: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的感情。
(1)“我”珍藏着“秘密”,这“秘密”是“我”每天清晨都会来到树林,面对早已坐在木椅上等“我”的听众,全力以赴地演奏。这其中蕴含着“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2)联系上文“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可以知道一直珍藏的秘密是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妹妹的话表现出她对老人的敬仰;妹妹的话也引起“我”心灵的震动。正是带着这样的感情,“我”珍藏着老人美好的心灵,和“我”对这美好心灵的无限敬意与感激。
课后练习第3题:摘抄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品品细节,说说这些句子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什么?从细节中体会人物心灵。描写生动传神的句子可以是关于老人的,也可以是关于“我”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唯一的听众》综合资料之一
下一篇:《唯一的听众》综合资料之二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