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教学设计之一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天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天窗?)
   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
   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可说说课文的描述:“在房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窗。)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读,读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5.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2.问: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阅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
   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惟一的心灵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
     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时的失落,(也可以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过程中要结合有感情的朗读。如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令、不可违抗的气势。从“被关在了地洞似的屋里。”体会孩子当时的无奈。
     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感情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设计意图: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
  三、拓展积累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图: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天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想象
                  雨脚闪电星云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