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类文本的教学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引自徐善俊《将相和》教学新探
从徐老师的课例中,学生发现了文本告诉我们的第三种可能:“真撞”和“假撞”两种可能性都有。
其实刘老师的课例中学生也提出了这个观点,但最后得到刘老师肯定的是第二种观点。
我们谁也无法回到故事发生的现场;即使回到现场,我们不是蔺相如,也无法知道是真撞还是假撞;当然故事类文本也无必要回到现场,因为本身故事就是“假”的(即使来自真实事件,演变成故事,也加进了假的成分)。故事在此处的妙处就在于蔺相如做出了撞的样子,但下一步的行动因为另一主角(秦王)的干涉并没有实施下去,留下了可以想象的空白点。说真撞也好,假撞也好,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要说出背后的理由。而可能性排第一的理由是蔺相如洞悉了秦王的心理,知道只要自己拿出真撞的样子,秦王是不会让宝玉白白撞碎的。所以,他才敢在赵王前面承诺要“完璧归赵”。但事实上也不能排除第二种可能性:假如秦王真的发怒,蔺相如也只有真撞了。
所以,关键的是老师要引导分析“撞”背后蕴含的蔺相如的心理,以及由此生发出的智慧、谋略,而不是一定得出事实上并没有发生的撞的结果。
此处是进行文本细读和阅读方法的极佳例子,刘老师的课例中虽然有此意识,但对此重点之处没有强化,学生终究还是不能清楚明白的学到辩论“真假”背后其实蕴含着真正的语文阅读路径的训练,而仅仅限于思维的辨析了。
同样,“渑池会”上的真拼与假拼与此是相同的,辨析的主要目的是阅读路径的训练,而不仅仅是单纯思维的训练和得出一个因为事情并没有真实发生却假想发生的结果。
至于学生在“将相和”小故事中,提出的蔺相如会不会像廉颇一样负荆请罪,其实算不上一个有多大含金量的问题。文官、武将处理同一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是很明显而自然的事情,不必要为学生提出此问题而认为学生有多了得。这在中年级的作文训练中不就经常讲吗:不同的人物说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身份不一样,行事方式自然不一样。
3、“真和”“假和”的问题。
在此课中,刘老师还提出了“真和”“假和”的问题,其实细读文本,我们没有发现“真和”“假和”的问题,廉颇、蔺相如两人“和”就是“和”,“不和”就是“不和”,只有“和”与“不和”。哪一段,哪一句写到了“真假”的问题呢?这很可能是刘老师为了和前面的两个“真假”对仗而编出来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理解了刘老师其实要说的不是“真和”与“假和”,真正要说的是:“完璧归赵”是“和的开始”,“渑池相会”是“和的力量”,“负荆请罪”是“和的真诚”。
刘老师还说,这样就“跳出了从‘不和’到‘和’的机械思维模式,学生的思维触角延伸到了新奇的地方,真正获得了思维拔节的阅读快感”。
仔细看,我们发现,刘老师归纳的颇有点牵强:“完璧归赵”是“和的开始”——这是按“和”的时间层面分,按说后面应该是“和的过程”“和的过程”“和的结果”。结果紧跟着总结的却是“渑池相会”是“和的力量”——这是从“和”的成效层面分。“负荆请罪”是“和的真诚”——这是“和”的什么层面呢?这可难倒了我,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层面了。甚至我要怀疑这样表述是不是正确。难道还有“和的虚假”不成?
一个简单的“和”,刘老师偏偏区分出不在一个层面上的几种不同的表述,甚至为了凑成“和的XX”,连基本的语法病句都不顾,实在是没有必要这样做。
(二)、《将相和》一课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对!人民团结起来,国家才能强大,国家才能兴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孩子们,这就是历史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引自刘发建《悄悄地,走进故事深处——我这样教<将相和>》
刘老师此课,在故事的讲述方式上有敏锐自觉,在学习方式上采用学生提问,学生解决,在处理教材内容上用几个核心问题细读了文本,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结尾处刘老师舍弃这些故事类文本较为成功的做法而大谈“人民团结起来,国家才能强大,国家才能兴旺”的道理,可能是本末倒置了。
由“将相和”硬推到“人民团结”在逻辑上缺乏基础且先不说,“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要是仅仅是刘老师所讲的这个大道理的话,那么这个历史故事不上也罢了——谁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呢?
历史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难道仅仅是这个吗?
(三)、历史故事类文本读(讲述)的方式。
不同的文章(文学)体式采取的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的文章(文学)都要大声朗读。严谨的学术论文、自然科学文章一般来说,并不适合大声朗读,更多的是需要阅读者默读推想前后逻辑的关联。而演讲性的文章往往不但需要出声读,还要加上感情、体态等辅助的手段。
师:刘老师喜欢听故事,尤其爱听历史故事。《将相和》是选自司马迁《史记》中的历史故事,朗读这样的历史故事该用怎样的语气呢?
——引自刘发建《悄悄地,走进故事深处——我这样教<将相和>》
“讲文学性的故事用怎样的语气”,这是刘老师整个课例中较为鲜明的语文知识之一。背后的意思是“文学性的故事跟其他的故事或文章读的方式是不同的”。这是刘老师的敏锐之处,历史故事、历史小说、文学演义等体裁的文本的读的方式是应该跟其他类的文本读的方式不同。这类文本对讲述往往也有着较为特别的要求,但不仅仅限于刘老师提出的“语气”的不同,还有节奏、停顿、语调等等诸多的要素。
师:对!讲故事要娓娓道来,让听故事的人能够入情入境。怎么样才能读出讲的味道来呢?刘老师给大家三个小建议:一是叙述的语言适当慢一点,二是要注意故事里的人物语言,三是心里要装着听众。接下来刘老师要听大家来讲故事,听谁来讲呢?
——引自刘发建《悄悄地,走进故事深处——我这样教<将相和>》
随后刘老师提出的讲出故事味道的三点要求(建议),看起来主要是基于个人经验,并没有多少理据及普适性。
“叙述的语言适当慢一点”——这类文本讲述的要求之一恰恰应该是语气和节奏等要变化多姿,一味的“慢一点”是不适当的。“注意故事里的人物语言”——小说类、故事类文本中人物的语言确实比其他文本更加重要,但只要有人物语言的文章在读时都要注意“人物语言”。这里刘老师提示的应该是“怎样注意语言”(如“根据人物性格或现场气氛等揣摩人物语气与腔调”)。“心里要装着听众”——这是很对路的一点提示。增加这类文章讲述的现场感、观众感是讲述的主要要求之一。刘老师在这一点的要求上不妨再提的细一点,毕竟我们语文教师很少去训练这方面的讲述技能。(如可以提示:“与观众经常进行眼神交流,随时注意观察观众的反应,在紧张的地方要有意停顿,引起观众心理期待”等等。)
关于朗读(讲述),目前我们语文教师课堂中的教学往往不论什么体式的文章都统统拿来“大声朗读”,这是一种误区。怎样的文章采取怎样的读的方式,迫切需要老师们思考和研究。故事类、演义类文本读的方式怎样,虽然我们没有做过专门探索,但有几个基本的讲述的技巧或要素应该得到确认,如,增加戏剧化因素,凸显故事的细节,讲述者进入角色,注意适时停顿,借助体态语等等。
历史故事类文章之所以凸显这些朗读(讲述)方面的要素,这是由其自身表达形式和读者阅读目的决定的。
当然,这只是这类文本在大的读的方式上的取向,实际上,在进入细读的环节,默读、浏览等相应读的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朗读(讲述)本身不是目的,理解文章要义才是目的,朗读只是达成或检验“理解文章要义”的手段。而刘老师对此认识很清楚,他安排讲述的目的是在细节中落实他的三个预设的问题:真撞还是假撞,真拼还是假拼,真和还是假和。
所以,刘老师给我们的贡献之一就是认识到了不同类型的文本应有不同的读的方式。至于哪种文本具体读的方式是怎样,答案是需要专家和语文教师一道坐下来进行研究和实践。
五、历史故事类文本应该有的教学内容
历史故事类文本应该有哪些教学内容呢?这个问题并没有定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要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一个学生。从这一点上来说,不同地区,不同班级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但,显然在目前教师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这是奢谈。既然这个做不到,那么退一步,不管地区怎样,班级怎样,学生是相同年级,相似水平,总要有一些共性的教学内应该确定下来。
历史故事类文本共性的教学内容是不是可以有这些:
1、侧重于文体训练,教学内容可以是刘老师讲到而未讲透的“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
2、侧重于语言训练,教学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精彩的词语辨析。
3、侧重于思维训练,教学内容可以是“真撞还是假撞,”“渑池之会有没有分出胜负”等问题辨析。
4、侧重于人物形象分析训练,教学内容可以是“辨析不同人物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与人物形象的贴切”。
……
当然,这些教学内容的开发是个人不成熟的想法,真正有效的教学内容可能需要大家在实践中的进一步研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年轻精神的品质》教学设计之一
下一篇:《小溪流的歌》综合资料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