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教学设计之五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会读本课的7对词语。
   2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彩粉笔,本课的一些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课前播放录音〈趵突泉〉,感受老舍先生散文的优美境界。
    师问:谁知道这篇散文的作者是谁?
    你对作者了解多少?说一说。
    生自由发言。并播放课件〈作者简介〉及作者的照片。(指名读)
    师:老舍先生的作品,有词精妙,语句隽永,思想耐人寻味。尤其是他的散文更是取源于生活,感悟生活的再现。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精美的生活,感受一次养花的乐趣吧!(板书课题〈养花〉)
  二、初步学习课文
  检查字词(播放课件)
  1 读生字(排火车读)置载循昙秉秧砸
  2 板演易错生字(置秉载)
  (1)置:如何记住这个字?——用加一加的方法:四+直=置(上下结构);或双语识字法:PUT四直置(即放)忌:直少横。
  (2)秉:如何用部首查字法查到此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禾”部再查三画,是“拿,握”的意思。组一个常用词:“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中的“秉性”。
  (3)载:是什么结构?——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土”部或“戈”部。区别栽、裁、载。
  3 我们把生字放到本课的词语中,看还认识吗?(齐读两遍)
  出示词语: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昙花一现秉烛夜游秧苗砸死
  检查课文分段
  4 师:同学们的字词掌握的很好,课文顺利读过了几遍。下面检查同学们对课文的分段情况。(指名分段)
  出示课件:全文共——个自然段,按照由事到理的顺序可以分为——部分。(师生探讨)
  小结: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还可以分为7段,因为每个自然段独立成段。
  三、深入学习课文,感悟课文
  1 学习课文第一段
  (1)播放课件及录音(赏读):生边听边赏老师哪个词或句子读的好。
  (2)品句: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指名多遍读出“爱花”、“养花”的乐趣,感悟词中之乐。并板书:养花目的)
  2 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带着你的喜爱,你的乐趣去读第二段。(生生评价)
  (2)问文中“奇花异草”什么意思?谁来用上它说一句话。
  “大雨倾盆”什么意思?谁来画一画?(生主动前来画出此景及春雨,指名说说夏雨和春雨的不同。)
  板书:养易活花
  3 学习第三段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指名6位学生接读,其他学生品评。
  (2)这段中有一个符号[ ],谁知道它表示什么?(多音字)
  (3)出示多音字:尽生注音并组词。(尽管尽心尽力)找出这一段没带多音标志的多音字并注音组词。(得载)
  (4)“三年五载”什么意思?说一句话。
  (5)你会用“载歌载舞”说一句话吗?
  板书:怎样养花
  4 学习第四段
  (1)快速自由朗读这一段
  (2)出示课件
  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有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么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A 加标点(可是……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B 把最后一句改成陈述句。
  C这段中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的劳累吗?为什么?
  板书:需要劳动
  5学习第五段
  (1)放幻灯及这段录音
  (2)“昙花”是一种什么花?(生查字典解释,师放昙花一现的图片)
  (3)“秉烛夜游”中“秉”何意?
  (4)用//把这段花分为三层,并写出层意。(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
  第一层:写——花。第二层:写——花。第三层:写——花。
  从这句话中看出养花给作者带来了什么乐趣?
  板书:共享其乐
  6 学习第六段
  快速自由朗读并说出段意
  板书:也有忧愁
  7 学习第七段
  (1)齐读课文
  (2)背诵课文,出示课件
  有——有——,有——有——,有——有——,有——有——。即——又——,这就是———。
  这段话共——句,用了四对相对的词非常辨证的道出了————的乐趣。也是对全文的——。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趣。
  板书:其乐无穷
  四、总结全文并板书
  养花之乐劳动亦乐成果之乐给人启迪
  五、小练笔(15分钟)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如果你养过花,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字数不限。(选读优秀的短文品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