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建义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写于公元763年。延续了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被平息,沦陷的河南河北等地被相继收复,诗人的流离生活即将结束,破碎的祖国可望重归统一……正是在这样的时刻,诗人研磨挥毫,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措、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全诗字字表现了激动心,句句洋溢着喜悦情,使人读后,无不被“喜欲狂”的情绪所感染。既然这跃然纸上的“喜欲狂”之情是贯穿全诗的主旋律,那么,在教学时,可以巧借这个关键点入手,在激发学生探究“喜欲狂”的始末中,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和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达成教学目标。
  一、初读,探究何等“喜欲狂”。
  1、情感铺垫,进入意境。配合节奏明快、感情愉悦的音乐,教师朗读全诗,调动学生的情绪。之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课外预习中已经扫除了生字障碍),初步体会作者在远离家乡的四川听到官军打了胜仗时的喜悦心情。
  2、在学生用诗歌中的“喜欲狂”概括出诗人的心情之后,抓住诗句,分组合作探究:从哪里看出诗人欣喜到“狂”的程度?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懂诗歌的每一个字、词、句,通过理解诗句理解诗人的兴奋与激动之情,真正达到“披文以入情”。
  A: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在刚刚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时,就禁不住泪如泉涌,洒满衣衫,他这一反常态的举动,充分反映出他那种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心情。
  B:漫卷诗书喜欲狂。一贯爱书如命,苦读诗书三百卷的他,而今胡乱地卷起书卷,无心再静心苦读,可看他是何等的欣喜若狂,激动不已啊!一个“狂”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心中无以言表的快乐!
  C:白日放歌须纵酒。一“放”一“纵”,使人想到的不是沉郁含蓄的杜甫,而是豪放不羁的李白风格。然而,对于已经52岁的杜甫来说,这超乎寻常的举动,恰好形象地反映出诗人喜之欲“狂”的心情。
  D: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从”“穿”“下”“向”四个词将四个地方间漫长的距离串得瞬间即至,表达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理感受。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险峻,路途艰难;襄阳到洛阳,又是何等遥远,可诗人却写得如此轻松愉快,这都是“喜欲狂”的心情所然。
  从以上探究中不难发现:杜甫不愧为一代诗圣,寥寥数语,便将听到官军大胜、失地收复后的欣喜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二、细读,探究为何“喜欲狂”。
  探究学习中,教师应引领学生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学生初步解读了文本,理解了诗歌内容之后,还应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一向沉郁寡欢的诗人,究竟为何如此的欣喜欲“狂”呢?
  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写作背景资料,了解诗人的生活处境。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思乡难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这国家危难之时,这位爱国诗人即使对着春日的花鸟也会心痛得流泪。
  忽然间,流落在“剑南”八年之久的诗人,听到了“收蓟北”的消息,想到即将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在妻子儿女的陪伴下回归久别的故乡,怎能不万分激动,“涕泪满衣裳”呢?而诗人欣喜到近乎“狂”的程度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
  三、延读,探究“喜欲狂”的内涵。
  作为爱国诗人,杜甫一生写下了许多壮丽诗篇,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生活,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洋溢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被推为“史诗”。他在国家危难之时的著名诗作《春望》,仿佛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在八年的安史之乱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感时”与“恨别”交织着满腔愁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因国破而心碎的伟大的爱国者形象。
  在学生读懂了诗歌,理解了诗人何等的激动与兴奋时,教师还应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仍以“狂”字引领,探究诗人如此喜之欲“狂”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推荐学习《春望》这首诗歌(也可以交流阅读课前搜集的其他爱国诗篇),让学生通过延伸性的阅读,进一步走进杜甫的思想,感悟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思。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学生不难感悟到:杜甫“喜欲狂”的真正内涵不仅仅是因为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因为破碎的祖国从此可以重归统一,苦难的人民可以免受战乱的痛苦。
  最后,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杜甫的名作,进一步了解诗人那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