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备闰土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记得上个六年级的时候让学生辩论了一下闰土和鲁迅的生活谁的更好,说的也是精彩纷呈,今年教却想换一个视点。
  我们从小也读过一些鲁迅的作品,但是理解不到鲁迅如何的“伟大”,我觉得通过第五单元这些课文,也是很难让学生深切地体会这一点的。
  单从《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来讲,只是刻画了一个淳朴可爱、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一个少年形象,学生顶多体会到鲁迅对于闰土那样的生活的向往,其他的恐怕再难有什么了。而且这篇文章也并非是描写优美景色的散文,学生也难以体会到作家遣词造句的妙法,因此必须深挖文本,适度拓展,才能让学生得其精髓,理解到作家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理解文本。
  第一个层次是“感受少年闰土”,主要抓住“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来自主阅读、感悟课文,体会在闰土讲述的几件事情中反映出的闰土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生活丰富的特点。
  第二层次是拓展部分,指导学生阅读《故乡》中“再遇中年闰土”和“我的希望”两个片段,主要就三个“题外话”展开思考和谈论,从而由浅到深地理解文本、理解作者。一是在读过“中年闰土”的形象后,问学生,“闰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二是“海边沙地闰土刺猹”的画面是否鲁迅亲眼所见,为何印象如此之深刻?三是拓展读《故乡》的结尾片段,试着说一说鲁迅文中的“希望”到底是什么?
  先讲一下自己的思路。
  在课文中同学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形象,甚至自己也会产生和少年鲁迅一样的羡慕,而这个形象却绝非鲁迅先生想要表达的全部,这样一个可爱的少年,这样一个让“我”深深喜爱并羡慕的少年,为何到最后却变得如此辛苦沧桑,让人有不忍心读下去的感觉,是什么让那些美好的回忆变成了如此残酷的现实?这才是鲁迅先生让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
  实际上,“我”并未亲眼见过“海边瓜地”那个美丽的场景,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田,广阔的沙地,这是一幅多么祥和、幽静的画面啊!在闰土给“我”的讲述之中,这个印象如此深刻地烙在“我”的脑海当中,刻在鲁迅先生那颗向往并寻求一种美好生活的伟大的心上。
  读到这里,我们也许会想到《论语》里的“咏而归”,就是《侍坐》一章,“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一种类似“乌托邦”式的理想化的社会,象征着一种美好、和谐、无忧的理想化的生活。而《故乡》的最后又重现出“海边瓜地”的情形来,鲁迅先生的心中一定怀着如此相同的理想。
  在《故乡》的文尾写道: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鲁迅先生深切地同情着像中年闰土这样苦难的人们,觉得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而这样的生活靠烧香拜佛是祈求不来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为了他们能过一种“新的生活”思索着、追寻着、努力着。这是鲁迅先生的“希望”所在,这样的希望,这样的“愿望”虽然“茫远”,虽然要经历许多艰难,而鲁迅先生却在这条追寻的路上不写地走着,并且和许多人一起走着。
  “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便是鲁迅先生伟大心灵的心声。
  我设计的“三个题外话”的问题——
  闰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海边瓜地”的画面是否鲁迅亲眼所见,为何印象如此之深刻?你能理解鲁迅《故乡》中所写的“希望”到底是什么样的希望吗?
  这三个问题正是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走进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体会那颗探索者、追寻者、斗争者的伟大心灵。
  也许这样的设计难免太深入了些,但是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应该有这样的深入研究文本的意识,并且对于本单元“走近鲁迅”来说,必定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鲁迅,也使鲁迅这个伟大的形象在他们的心中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