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桥,那河,那船》教学设计之一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毒携带生字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品味语言。
   4、感受古镇周庄的奇丽,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感情朗读,读中想象、感悟、探究交流。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或字幕投影、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的家乡有桥吗?说说你家乡的桥、河、船给你的印象?
   2、古镇周庄的桥、和、船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同阅读课文《那桥,那河,那船》,去感受它的美吧!
   3、展示挂图或播放课件,给同学们直观感受。
  二、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
   2、简单说说课文内容
  三、学生自读课文
   1、借助工具书学会本科的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上标记。
   3、朗读课文,标出段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4、小组交流
   5、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描绘了夜色中雨幕里的周庄古桥。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描绘了白天周庄河上的迷人景色。
     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描绘夜里周庄的桥、河、船。
   6、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点拨。
  四、学生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
   2、小组归纳整理学生的提问。
   3、班内交流整理学生的问题提纲。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收获不小吧,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学生整理的问题提纲。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按提纲自学课文,在课文中圈点批注。
   2、小子交流讨论。
   3、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描绘了古镇周庄的美景。如:
      ①“日暮时分,我走进这幽静的古镇,小雨浸润着滑滑的石板路,飘洒在碧玉般的河面。”“幽静”,优美寂静,写出了古镇周庄的特点。“浸润”,浸没滋润。“飘洒”,抓住了河面上小雨的动态特点。“碧玉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小河水碧绿澄澈的特点。
      ②“于是,你的面前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世界,一个在水边,一个在水里。”“一模一样”,指彼此完全一样。“一个在水边”,是指岸边实实在在的美景;“一个在水里”,指这种美景在河中的倒影。写出了夜幕中,游人面前出现的奇丽景象。
      ③“人散尽了,灯笼却还亮着,像慈祥的老母那样,用柔和的光,抚摸着那桥,那河,那船……”运用泥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柔和灯光照耀中的古镇周庄的夜景,写出了周庄夜晚的安静、祥和。
    (2)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叹之情。如:
      ①“它的身躯一弯就是几百年,船儿多少次从它怀中划过,风儿多少次在它身上抽打,春秋多少次在它眼前变幻……”
        “它”指小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书法,写出了小桥历史悠久、历尽沧桑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小桥的由衷赞叹之情。
      ③“桥啊桥,你是多么沉稳,……是周庄的灵魂。”
        “你”,第二人称,直抒胸臆,表达赞叹之情。
    (3)读文感悟。
      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染着我们,激发了我们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们将去关注家乡,关注大自然,用自己的身心去书写它的美丽。
   4、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读,感悟。
  三、拓展延伸
   1、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谈谈喜欢的理由。
   2、仿照课文的写景,给自己家乡的美景写一个片断。
   3、交流共享。
  四、课堂小结
    将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总结一下吧。

  板书设计
                   5 那桥,那河,那船
         写古镇美景  夜色雨幕中的那桥:润刷 简单 弯 沉稳 坚韧 灵魂
         抒赞美之情  白天的那河:炊烟 村民 小雨 船夫 船儿
                夜晚的那桥,那河,那船:挤 平滑 倒映 “动” 抚摸
 
上一篇:《出塞》电子教材     下一篇: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