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学实录之二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师:为什么呢?明明就是做一套想一套呀?
  生:可是,他这样做也只是为了能读到书呀!为了能多读一会书呀!
  师:哦,只是为了──
  生:能读书。
  师:只是为了──
  生:多读书!
  师:为了多读书,作者窃读时还要忍受哪些不好受的滋味啊?
  生:不好受的滋味还有“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作者读书,常常忍饥挨饿的。
  生:还有这种滋味也不好受。“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作者读书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
  师:你们通过细细品读,感受到了作者窃读时复杂的滋味。看来,读书还真得要细读,遇到像这样的好文章得细细地去品读,才能读出书中的更多味道。书读到此时,作者在你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呢?
  生:这是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学生。
  生:这是一个在读书中享受到精神快乐,忘记了饥肠辘辘、腿酸脚麻的学生。
  生:这是一个嗜书如命,在读书中长大的孩子。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共同感受一下这个“嗜书如命”的孩子吧。
  第二课时
  听写字词,加强积累
  师听写:(本课较难写的生字和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生听写后,同桌互相对照、监察、订正。
  赏析词句,感悟写法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是怎样“窃读”的和“窃读”的滋味,请同学们把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句再读一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
  生:“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它写出了作者在下雨天“窃读”时的动作和心理,而动作和心理又是截然相反,正是这样截然相反的对比,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想尽一切办法读书的孩子,仿佛这个孩子的形象就在我面前。
  师:是啊,细致的心理描写突出了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再加上具体的动作描写就把嗜书如命的学生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还有那些语句也给你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
  生:是第二自然段“我边走边想:‘昨天……’”读了这一段,我仿佛看到了作者慢慢地向书店走去,边走还边回忆着昨天“窃读”的情景。看到书店里人多,很高兴,因为它可以继续“窃读”;同时又有些担心,担心买书的人多会不会把自己没看完的书买走了。
  生:我也有和他相同的感受,所以,我觉得这段话应该读得慢一些。
  师:好,那你来试试吧。
  生:(慢速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看,仔细体会细致的心理和动作描写,还可以让我们想象出作者当时的一举一动呢。像这样一边想象,一边朗读,更能感受到作者写的生动、形象。我们一起来这样读一读。
  (生朗读,读出慢慢行走、如有所思的感觉。)
  体会语句含义,升华情感
  师:(过渡)“我”一放学就急匆匆地赶到书店,“我”一读书就是二个多小时,我腰酸腿疼肚子饿,我为了多读一会书,在下雨天变的“表里不一”……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啊?请同学们浏览全文,看看是什么力量在鼓励着作者?
  (生浏览课文)
  生:我觉得是国文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师:我们都来看看这句话,请大家讨论一下:(课件出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就像我们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多吃饭、增加营养一样,我们现在正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就需要多读书。
  生:身体成长需要营养,我们就要通过吃饭来获得营养;我们心灵和思想的成熟,则需要通过读书,从书中获得知识、获得精神上的营养,所以国文老师鼓励作者多读书说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师:理解得很好。大家课前搜集了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能结合这些读书名言说说自己的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我读过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要后通过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够学到很多知识、懂得很多道理,才会进步。
  生:我国古代大诗人杜甫曾经说过一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就是说读书多了自然就会写出好文章来。我觉得读书多了不仅能写出好文章来,还能懂很多道理、获得好多知识,才能健康成长。
  (联系名人读书故事谈体会)
  师:古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今有论:“现代人要终身学习。”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呀,就象是鱼儿离开了水,生命离开了阳光。让我们再次来读一读这句至理名言吧。(指名读、齐读。)
  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不一样”的人,他为了读书可以不吃美味佳肴,他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他为了读书可以象一匹“饿狼”,他为了读书更可以“口是心非”!而这个“口是心非”一定是打了引号的,因为他和我们一样!我们都一样明白了“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喜欢这篇文章吗?
  (出示作业)
  ①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②根据本课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生抄写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