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召生命的课堂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映示:郑成功塑像。)
师:面对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郑成功!你永远长眠在我们的心中!
生:郑成功!你是台湾人民的大救星!
生:郑成功!你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生: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人们都将记住一个永恒的名字——郑成功!
【赏析:“怎能……怎能……又怎能……”引导学生在深层次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进行网络浏览,但网络浏览,不是简单的告知,而是教师在追求的一种相似的和谐的共振,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感化与生命召唤。立根树魂,在学生用浸满生命色彩的语言文字表达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时,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了双赢,致使“感悟”始终在“工具”和“人文”的视界中自由地徜徉着。】
【总体感悟】
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改大力提倡的教学理念。教师、学生、文本的共振,语言与精神的共振,语文与生活的共振,让陈建先老师的课堂教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活力。下面就试着谈谈自己的三点感悟:
一、教师、学生、文本的共振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陈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变成了双方相互“敞开”“接纳”和“分享”;变成了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建构关系。正如克林伯格所说的那样“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原性的标识。”立根树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学生自我对话……使学生的感悟始终在“工具”和“人文”的视界中自由地徜徉,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的相似的和谐的振动。
二、语言与精神的共振
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人的精神教育;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学生的精神在成长,教师的精神也在成长!《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因此面对文本,教师、学生都是作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如我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就是把自己看作是积极参与者,期待与学生一起走近“天游峰的扫路人”。于是便从师生“游”天游峰的感觉入手——游天游峰是“怕”还是“不怕”?以致出现了的这两种不同的感受,对学生来说既有选择性又有挑战性。将“问题”巧妙地变成“两种不同的感觉”,而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在将“这两种不同的感觉”进行语言实践上的融合与人文精神的感召。“‘征服’天游峰,‘走近’扫路人”的阅读实践活动就这样,在“两种不同的感觉”中展开。这在陈老师《郑成功》一课教学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师生共同参与文本阅读的“度”非常的高,将语言的感悟、实践与积淀潜移默化地转变成为一种人文情感内在熏陶与互为感化。
三、语文与生活的共振
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只有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阅读活动也不例外。用耗散结构理论来诠释,我们就能发现阅读活动也是一个“有序——无序——有序”的过程,因为阅读活动本身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往往会产生无数个各不相同的“小涨落”(即由于人的差异性使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程度各不相同),而当涨落影响到一定“临界值”时,系统就会产生“巨涨落”,致使教师、学生都在同时进行着积极的内省和反思、发现和创造、感悟和积淀。而在陈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教师在耗散,学生也在耗散,文本也在耗散,一切的一在耗散,一的一切在耗散,这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因此从陈老师的语文课堂中我们不难得出,要实现阅读活动“有序——无序——有序”的耗散,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不容忽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师的指导就是要促成阅读活动“有序”与“无序”的相得益彰,所以我们无论怎么用教材来教,都不能打破“有序”的生活!用生活去实践阅读,用阅读去影响生活,让阅读与生活共振,从而达到回归阅读源头的目的。
相关链接:《郑成功》教学实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三亚落日》说课设计之一
下一篇:《三亚落日》说课设计之二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