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读、说、想中的情感体验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案例: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自然段教学:
  师:指一位同学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而感动?
  生:我为师生之间亲密关系所感动。
  生:我为他们共同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生:我为他们的送别场面所感动。
  师: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再次朗读课文。
  生:一个个投入地忘情地读文。
  师:为这群不得不分离的亲友设计对话:“即使你远在他乡,__________。”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你永远是波兰人民的儿子。”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心心相印,就像中国大诗人苏轼所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要把祖国忘记。”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时时刻刻想着你。”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拥有同一片蓝天。”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是情同手足的兄弟。”
  师: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请你补充: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心想。”
  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生:祖国,再见了!请您见证您的儿子吧!
  生:母亲,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的。
  生:我生是波兰的人,死是波兰的鬼。
  生:我一定会让祖国以我为荣的。
  生:总有一天,我会骄傲地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
  师:在这分别之际,老师为何送肖邦一杯泥土呢?
  生:为了让他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生:让他时时不忘祖国的危难处境。
  生:为他的音乐创作带来灵感。

  反思:
  一、读——情感体验的前奏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标准》对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抒发了音乐家肖邦浓浓的爱国情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是情感表达最强烈的一段,在设计这一段教学时,我以读为手段,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酝酿情感,以此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为学生下一步的说奠定基础。
  二、说——情感体验的生成
  《语文标准》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留下深刻印象。当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对肖邦的爱国情感已有了初步的感知,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通过补充文中的空白处,从而让学生深刻体验肖邦以及他的老师、同学们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同学们在语言训练中,走进人物的世界、走进人物的内心,去充分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再把这种感受送到文中,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有了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才会酝酿出丰富的情感,才会真正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想——情感体验的升华
  新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当学生在为肖邦的爱国情怀所感动之时,心中又一个疑虑也随之出现:既然祖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肖邦为何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而“远走高飞呢?为了让学生体会“离国”的真正用意,我又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训练。当肖邦接过老师送给自己的特殊礼物,再次回首遥望祖国的领土时,心中感慨万千,他会想什么呢?这一问题的抛出,学生的思维立刻被激活了,他们马上会结合课文的前后内容,时代背景去思考,去感悟,从中体验肖邦那忠贞不渝的爱国热情,感受那非同寻常的爱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