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教学实录之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课前交流。
  教学现场: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一次海难,同学们都拿到教材了,读课文了么?
  生:读了。
  师: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呢?能不能实事求是的给自己下一个评语?
  生:我读得很通顺,而且很有感情。
  师:有感情可是读书的高境界呀,你已经达到了!祝贺你!
  生:我读的声音很响亮,而且没有错别字。
  生:我读得不算太熟练,有些句子有加字掉字的现象,总看不准。
  生:我不仅能自己有感情的读,还能把听众带到情境里去。
  师:哟!这可是读书高境界了,一会读给我们听好不好?
  ……
  师:看来,有的同学很自信,觉得自己已经读得很好了,有的同学还需要练习练习,那就请读得好的同学大声读给我听,请读得还不太熟练的同学轻声读,读给自己听,如果哪一句话读不好,多读两遍。
  学生练习。
  (教师边听便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几个词语:
  薄雾 船舷 剖开 顷刻间 呼号 嘈杂)
  师: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但我知道这位同学刚刚读到倒数第三段“快救克莱芒!”这句话,但是因为你们都不读了,所以她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勇气,我们怎么办?
  生:(轻声地)跟她一起读。
  师:我听到了!这位同学提出陪她一起读的建议,你们同意么?
  生:同意.
  全体学生自由读。
  师:(对那位没有读完的女同学),你想对同学们说句什么话呢?
  生:谢谢同学们陪我读完课文。
  师:我知道这句谢谢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家的陪伴让你不再孤单,让你有了读下去的勇气。以后的学习中如果有其他同学孤独的时候,你会陪伴在她的身边么?
  生:(坚定的)我会的!
  师:我相信你!同学们,刚才在大家读书的时候我做着两件事情:一件是走到大家中间认真听了几个同学读书,边听边把这几个词语写在了黑板上。读一读吧。
  师:第一个词谁来读?
  生:薄(bao)(第二声)雾。
  师:“薄”还有其他读音么?
  生:“bo”(第二声)
  师:在这个词语中应该读什么音?
  生齐:(bao)雾。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沉默。
  师:“薄(bao)”一般指“一个物体上下间的距离短”(老师边说边做手势)。它的反意词是“厚”;“薄(bo)”有一个意思是“轻微”。海面上的雾轻轻的,淡淡的,叫――
  生:薄(bo)雾。
  师:如果雾非常大,叫――
  生:厚雾。(马上改正)浓雾。
  (“船舷” “剖开” “顷刻间” “嘈杂”三个词语读音不好掌握,主要让学生读熟记住)
  师:(指“呼号”一词)谁来读?
  生:呼号。(“号”读成第四声)
  (马上有人反对)
  生:呼号(“号”读成第二声)()
  师:“号”读第四声时可以组什么词语?
  生:号令。
  生:口号
  师:我们少先队的呼号是:准备着――
  生: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师:“号”读第二声的时候怎么组词?
  生:呼号,好叫。
  师:在本文中应该读那个音呢?读读文中的句子,前后联系起来判断一下。
  生:应该读“呼号”(第二声),因为当时船上的人有哭的有喊的,非常的嘈杂。所以应该读二声,是号叫。(很多同学点头表示赞同)
  师:从对这两个词语的区别中你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以后读书时遇到多音字多义词要联系上下文判断一下该读什么音,这样才不会读错。
  指名读所有的词语,学生掌握良好。
  (指名读所有的词语,学生掌握良好。)
  师:这是一篇外国小说,你认为在外国小说里哪一类词语最难读?
  生:人名和地名比较难读。
  师:具体到这篇文章里还有两艘轮船的名字。我把这些词语写了下来,相信大家能够读好。
  出示:
  南安普顿斯恩西岛
  “玛丽”号“诺曼底”号
  哈尔威船长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
  (生读,指导学生把人名读清晰)
  师:什么是“大副”?
  生:除了船长就是他的官最大。
  生:副船长。
  生:船长相当于我们的班长,副船长相当于副班长。
  (生齐读词语)
  师:刚才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我还做着另外一件事情,站在这里静静地欣赏,欣赏你们读书的姿态。你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真让我感动。从你们的表情上我可以了解到事情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还可以感受到你心情的变化。那么,在这个故事中,哪一个镜头或者场面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呢?读给大家听好么?
  (生读出相应的片断,教师相机提炼。)
  师:在这一个个镜头中有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
  生:船长哈尔威。

  师: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些镜头中,去认识认识这位船长。你认为我们首先应该走进那个镜头?
  生:走进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的那个时刻。
  师:好,我们就先走进灾难发生的时刻。自己读读第二段,你仿佛看到了那些场景。
  (生读书后汇报。)
  生:我看到了“玛丽”号在夜雾中笔直的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了过来。十分吓人!
  生:我看到了“诺曼底”号的侧舷破了一个大窟窿,海水哗哗地往里灌。
  生:我听到了两船相撞的时候发出的那一声巨大的响声,还感受到了船身可怕的震荡。
  师: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这样的体验。
  生:我看到了海水中男人、女人、孩子奔跑呼喊哭泣,船上乱得不可开交。
  师:是的,海难发生了,海水汹涌而入,惊恐万状的人们四散逃命。谁来读读这几句话,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惊恐和慌乱。出示: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一生读,节奏比较慢。)
  师:同学们有什么建议送给她么?
  生:语气要有所变化,比如“男人、女人、孩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这些词语要有变化。应该读得快一点。
  生:还要把自己沉浸在那个场景里,好像看到了人们在奔跑呼号。
  生:语气不能太柔软。
  师:(对刚才读的同学)想不想再试试?
  (生点头,再读,很有进步)
  师:你真会学习,同学们的建议马上就能化为自己的本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如果能亲身感受当时的气氛,大家会读得更好。我们一起走进那场灾难。
  (播放声音)学生听的时候表情各异,但表现出的都是紧张。
  师: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感到了紧张。
  生:我感到毛骨悚然。
  生:我感到脊椎骨冒冷汗。
  生:我感到这场景真是太可怕了。
  师: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师:灾难就这样猝不及防的发生了,在人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时候,船长呢?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哪一个镜头让你感受很深呢?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一会儿来交流。
  生: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发布命令的镜头让我体会深刻,联系上面人们的惊慌失措,我更感受到了船长的沉着。
  生:从船长的命令“妇女先走,乘客跟上,船员断后”看出来他很为别人着想。
  生:为别人着想还表现在他说“把六十人全都救出来”,他忘记自己了。
  师:船长让船员“断后”,你怎么理解这个词语?
  生:“断后”就是走在最后面。
  生:船员的责任是保护好乘客的安全,所以应该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乘客。
  师:它有一个词用得非常好,让我们明白了船长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责任。(板书)
  师:再读读船长的命令,想想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船长么?
  生:为什么让妇女先走?
  生:因为妇女的力气小,很多不会游泳,男人们身强体壮,容易逃生。
  生:在西方人们都是女士优先。所以逃生也是女士优先。
  师:不要小看这句话,它体现了一种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