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课文画插图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例]:苏教版十一册第2课《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师:读读课文,想象思考: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认真读书后发言:)
  生1: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聂将军给日本小姑娘喂饭的画面。
  (师板书:照料图)
  生2:我似乎看到了美穗子带着全家人来感谢聂将军时的情景。
  (师板书:谢恩图)
  生3: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聂将军送日本小姑娘去石家庄日军指挥部时的情景。
  (师板书:送别图)
  师:现在,让我们来给课文画画插图,好吗?
  生:(兴致勃勃地喊)好!
  师:插图要符合课文内容,反映作者想要表达思想感情。你认为怎样才能画好插图呢?
  生1:我认为一定要反复地读课文。
  生2:我认为还要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3:我认为要先想好准备画些什么内容,设计好了画面再动手画。
  师:那就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先读读相应的课文内容,再设想画面内容,最后动手画。画简笔画就行了。
  (学生有的读课文,有的互相讨论,然后各自作画。)
  师:(画完后)按四人小组进行交流欣赏,请你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表达出了什么意思?
  (学生热烈地交流,教师作巡视,留意学生的图画和交流情况。)
  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上来交流。
  生1:我画的是“照料图”。画面上是聂将军坐在凳子上,一手拿碗一手拿着小勺,正在给美穗子一口一口喂饭的情景。从这幅图上可以看出聂将军像一位父亲一样,很疼爱美穗子。
  师:你画得真好啊!也画“照料图”的同学来交流交流,你画的与他画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与他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生2:我跟他画的内容差不多,但从他的画上看不出聂将军的神情,从我的画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聂将军的神情,聂将军是微笑着给美穗子喂饭的。
  师:那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画聂将军微笑的依据是什么?
  生2:我是从课文中知道的,文中说聂将军“和善可亲”,说话时是“和蔼地”、“亲切地”,所以我画出了聂将军的微笑,微笑着的聂将军就更像一位疼爱孩子的父亲了。
  师:你读书读得仔细,图就画得更好。真棒!
  生3:我也有补充。除了画出聂将军给美穗子喂饭的情景,我还在人物的旁边画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几个梨。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3:因为课文中还讲到聂将军给美穗子梨吃,聂将军的和善可亲使这两个小姑娘不再恐惧,所以我这样画了。
  师:你读书读得更全面更仔细,想得也好,你的插图就更好了。现在请大家也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来读书,读后修改你的插图,好吗?
  (学生再次读书,补充、修改插图。教师再作巡视,适当地点拨、指导。)

  [评析]:
  新概念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感悟体验是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的学习形式,它不是靠老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而是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情后才能获得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读中诱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促进学生感悟自得,自主发展,在不断读书积累中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语言的悟性。
  以上的教例就体现了这种让学生“自读自得”的理念。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思考: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归纳出有“照料图”、“送别图”、“谢恩图”,这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悟。在此基础上就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图画出来,给课文配上插图,这是引导学生去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感悟。画出图后再作交流:你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表达出了什么意思?这是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对课文语言情感的感悟——在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转化为图画形象的过程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又通过大家的补充讨论,如对人物动作神情的处理,对“梨”等小道具的处理,从细节处挖掘体会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这交流感悟的过程中,也让更多的同学体味到别人的感悟过程,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没有烦琐的分析,没有滔滔的讲解,只是让学生毫无拘束地读书,畅谈自己的心得领悟,就可以让学生的感悟体验与课文语言擦出情感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