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之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姥姥的剪纸》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烧饭、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化不开的亲情。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通过这剪纸的高超技艺,姥姥那纯朴、善良、热情的形象,以及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似在我们眼前清晰、丰满起来。
  教学中,我通过抓住姥姥的“剪纸”,让学生找出“剪纸”图的语句,并从中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例如“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突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娴熟。然后紧扣环节设计问题“姥姥的剪纸为什么那么神呢?”又带领学生围绕“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一句进行引导学习,品味语言,体现姥姥的技艺的高超是付出了努力练成的,再抓住“身心入境”一词,深刻表现剪纸给姥姥带来的投入与快乐。
  前一个环节,我所讲的较多,让学生自己体会理解的较少,我授课时表达的语速也较快,这给学生造成一定的障碍。在一个是教学的后半部分从“牛兔图”体会我和姥姥之间的情感不够深入,特别是出示了三幅剪纸图,应该让学生说说姥姥剪这三幅图的寓意是什么,明白姥姥对我的疼爱。但是,我只是集中起来理解,缺少深入的挖掘体会,为后面对以“姥姥的剪纸”为题的理解产生了一点阻碍,特别是学生的语言组织上明显有了障碍,而一部分中等生和后进生理解上就要再花一点时间才行,这也是我在挖掘语言文字上最大的问题,常常点到为止,应该多考虑理解能力差的学生。
  这一课,个别老师给我提出了建议,应抓两条线,一个是“神”,一个是“情”,把文章结成一个整体,让学生挖掘文字,至于这样的设计可能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但是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总之,从今天的这节课我看到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了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充实起来,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动起来,我要尽快解决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