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渡,争渡,”“知否?知否?”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经典宋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而选学李清照词,更是少之又少。她的词风格独特,悲凄缠绵,她的“酒”,她的“愁”,以现代的理念、时代的情感去解读,实在难觅知音,对小学生来说更难以品味。得知盛新凤老师执教李清照词,对她的探索精神确实心存敬佩。

  盛老师对李清照词情有独钟,读本科时曾撰写的论文竟是《李清照酒意象初探》,难怪她对这难题竟然有勇气迎刃而上。她先后在浙江义乌和杭州两次执教《如梦令》,执教后的反思说明她经历了一个大彻大悟的过程。用《如梦令》的经典语句“争渡,争渡,”“知否?知否?”来比喻也颇为贴切。前者是指在目前有些教师对语文教改感到迷惘,“不知归路”,急于寻找出路的困境;后者是指教学的自我反思,在语文教学中也要悟出一点“绿肥红瘦”的道理。盛老师正是由此悟出“淡淡清词淡淡吟”,对当前语文教学要作“浓”与“淡”,“肥”与“瘦”的辨证关系的哲理思考。

  一、选材独特,尝试走近李清照

  词的教学,尤其是李清照词,最易引起争议的是深浅难易,情感熏陶的把握。盛老师经过对李清照词的一番斟酌筛选,首选这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老师的用意非常明确,小学生初学宋词,首先是有趣易懂。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词的画面丰富多彩,有静有动,学生易于想象;词的语言精炼优雅,学生易于鉴赏。这样选材就为教学设计定下基调:充分运用想象,感受如诗如画的美——美景,美酒,美丽的意外,美丽的生活。从教学实录看,教师确实教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各有所得。

  为加大经典诗词的阅读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原有教材基础上适当补充扩展是十分必要的。但这并不是盲目地以多取胜,而是把经典的代表性和学生的可读性融合一起,精挑细选,优化组合。

  盛教师在教材处理上,还带出另一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教师把两首词对照教学,且看如下片断:

  师:盛老师把两首词一块儿,你发现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字数一模一样,都是33个字。

  生:我发现它们同行的每个字都是对应的。

  师:句式一样的,是吗?

  生:题目一样,作者也一样。

  师:题目你还记得叫什么?就是咱们说的?(生齐说:“词牌名”。)你还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格式都一样。

  生:最后一个韵母都是“U”

  生:都写到了醉。

  师:哪一句?

  生:“浓睡不消残酒”

  师:李清照的词中还有很多也写到喝酒了,有兴趣可找出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发现的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字数、句式和韵律。这首词咱们以后还有机会细细地品味。

  师:古代的词谱成曲可进行演唱,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如梦令》这首词谱成曲子后,唱出来是什么感觉的?(放音乐)

  一篇带多篇,几乎是教古诗词作为拓展延伸的共同做法。有的是同一主题,不同诗人的对比(如《送别组诗》);有的是同一诗人,不同风格的对比(如《认识李白》);有的是同一词牌,不同作者的对比(如不同作者的《长相思》。这样教材的优化组合收到相互引证,相得益彰的效果。

  盛老师却选教同一词人、同一词牌的组合确有独特之处,通过运用比较教学法,学生对词人、词牌加深了理解。特别是学生体会到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浓醉不消残酒”,“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词的风格有了些初步认识。当然,如果再比较两首词不同之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的不同;语言精妙处的不同(“争渡,争渡,”,是心态、动态的描写;“知否?知否?”是人物语言的写照)会更能品出词的味道。

  教材处理的另一特点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前一首作精读,细嚼慢咽;后一首作略读,点到即止。这样安排教学容量恰到好处,学生亦易于消化理解。

  二、读诗想画,从画面中理解诗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赏析经典诗词的诀窍,也是教学经典诗词的妙法。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诗中画面,从而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已成为诗词教学一个重要规律。

  盛老师把读诗想画,运用得既充分,又独特。在教学设计中有一个“‘胖’读全词,想象画面”的板块,倾注浓笔艳墨,舍得花大力气。画面的想象先部分,后整体:分别想象“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三个画面,再连贯、整体想象为“一幅流动的画”。所谓“胖”读全词,就是把深厚、凝重的词意,通过想象成为生动、丰富的画面,化言为画、化虚为实。这也是教师把文本读“厚”化解为学生读“薄”,教学深入浅出的很好做法。

  且看画面想象的教学片断:

  画面1:溪亭日暮

  师:咱们先来读读第一句和第二句“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了?

  生:我想起小溪边有座亭子,诗人就站在亭子里面看日落。

  生:我看到一个亭子,李清照把手放在背后,仰望着天,天空披上了一层红红的晚霞,一条小径通向远方。

  师:哦,你还看到了一条小径。落日余辉,晚霞笼罩天空的情景。你们到过吗?怎么美?谁来描绘给大伙听听啊。

  生:天边都是红颜色的,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挂在天上……(学生觉得词穷。)

  师:盛老师,帮助你一下,你们看啊(媒体播放黄昏情景,配乐)

  “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传递出来。

  这样读诗想画的特色是紧扣词中语言想象画面,在想象画面过程中理解语言。教师对画面的生动描述,深情的示范诵读更把学生带进画面,入境悟情。尤其是把诵读、说话训练融入画面想象之中,学生对画面的理解借助诵读、说话表达出来。

  在想象画面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训练。如“藕花深处”的画面,教师是这样启发学生说的:

  生:“藕花深处”。我的理解是有好多好多的荷花,一大片。

  师:你想起怎样的句子来了?咱们学过荷花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一、两句给大伙听听。

  生:这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展开了,有的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着。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生: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师:这就是写黄昏时候荷花的情景的。这个时候啊,已经是黄昏了,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我想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是更加陶醉了。

  这样画中有诗,诗中有诗的描述,既丰富了画面的想象,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确实把词读“胖”了。在“一滩鸥鹭”的想象中,教师还引导学生不仅如临其景,还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例如有的学生说:“我听到了鸥鹭翅膀拍打的声音”,“争渡,争渡,可能他们在说,让我先走,让我先走”,“我听到非常急的哗哗的划船的声音”,“我还听到鸥鹭在叫”……

  最后的想象又回复到整体,把单幅的图画想象成连环画。有时间、有地点、有叙事、有人物,有静态、有动态,教师作了这样的概括描述:“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入’,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来,一起读整首词。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幅活动的画。”

  这样,教学把词语——画面——诵读(说话)三者连成一线,融为一体,学生说景悟文,说景融情。学词的过程尤如人在画中游荡,人在诗中流淌,诗情画意,乐在其中。

  三、品味词眼,感悟语言精妙

  词,是要品的。李清照的词象清香的茶,醇浓的酒,更要细品慢尝,才能悟出其味道。囫囵吞枣,浅尝即止,无疑是读词的浅薄。教学只停留在字词表层意思的讲解,也就显得仓白、肤浅。

  盛老师教学设计另一个具有特色的板块就是“‘瘦’读全词,品味语言”。所谓“瘦”读,就是理清主线,突出重点,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品味词眼,体会语言运用的精炼、巧妙,进一步感悟词的意境、情感

  且看如下片断:

  师:你们能不能读着读着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上一篇:一波三折教“清词”     下一篇: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