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和精神都巍然撑立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有人说,我的《卢沟桥的狮子》演绎的是温柔中的震撼,《去年的树》绵绵之情很是动人;《如梦令》更是婉约清新,好象我的课风已打上了一个明显的标志:江南女子的清新温柔婉约。但我一直想着要突破自己的风格。一次,在与杨明明老师一起时,她忽发奇想:盛新凤,你何不上一节如《诺曼底号沉船记》这样恢弘的课试试?于是,这两年便一直有了上一节厚重一点的课的想法,对厚重的期望是情感与语言都厚重,上一节语文味和情感味都很浓的课。
  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文本,走进这株柳树的。越往里走,越觉得望而生畏。这是一篇含金量很高的课文,语言那么华丽,篇幅那么长,内涵那么丰富,写作方法那么鲜明独特。整篇文章掂在手里沉甸甸的,这么丰厚纯美的一块“大蛋糕”,简直不知从何入手,走得好艰辛。在经历了多少次苦思冥想不得其法后,产生过多次放弃的念头。是这株柳树的精神在无时无刻感召影响着自己:“聚合全部身心之力,聚合全部情感和智慧,找到进入文本的最短程,进入文本的核心世界。才能创造一片独特的课堂风景,”所以在最艰难的时候,在前几天嗓子充血挂盐水的时候,我都苦苦撑立着,这也是我上这堂课的最大收获。
  于是,在经过了反复的抉择后,我把文本进行了削枝斩叶,最后读成了两个词,
  从“撑立——伫立”。这个“伟大的发现”曾一度让我欣喜若狂,找到“撑立”这个融人文内涵和语言魅力于一体的“抓手”,是一大欣喜,以此为支点,撬起了全文这个“宇宙”;以此为线,让散落的语言珍珠得以串联;以此为轴,使全文的语言与情感有了向心力。
  然好景不长,在引导孩子读文的过程中,发现孩子走不进这棵树,读不懂“撑立”,于是,这个词也就成了一个干巴巴的符号撑立在我的课堂上,没有血肉的丰满,只有干瘪的呐喊与空洞的概念说教。这课,上得好空,反思后发现,我把“撑立”这个词从语言文字中抽象出来,做为一种精神符号来灌输。语言没找到很好的点,人文没切入学生的心,所以上下来不尴不尬、不痛不痒,好不舒服。语味和情味的培养都需要有很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承载,但因为“撑立”没找到令人满意的语言点,使得情感和语言都有些虚化。
  于是决定重新调整方案,觉得要使“撑立”这个词在课堂上凸现出来,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壮丽的风景,必须让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计、导语的渲染都围绕这个词来展开,最主要的是,要给“撑立”找到一个丰厚的文本语境,让它在文本语境的烘托下血肉丰满,巍然屹立,让学生在对文本语境的整体把握中生成柳的高大形象,这叫“以境造像”,“以语生情”,最后我把本课的教学意境追求定位在语、像、神三位一体,共同生成上,语成,则促像,像成,则悟神,从语切入,读出形象,读出精神。读懂一个词“撑立”,同时也读懂了一棵树,读懂了一种精神,达到了“言、意共生”的目的。于是,“多少、又、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为保全生命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等词句,便被调用到“撑立”身边,成为丰厚它的语境。“仿佛看到它被摧毁的样子了吗?它会默默地告诉自己”等联想,便是促其形象生成;由像生意,既精神。语文教学最终要给孩子留下什么?语言、形象、精神。读懂一个词,读懂一棵树,也读懂了一种精神。如果课上下来,孩子们从这棵树身上感受到了一些东西,受到了一些触动,引起了我们一些思考,这就是收获了。
  另,课中有折柳文化的渗透、有想象、比较写作方法的迁移运用,有对文本语言从理解到积累运用的思考展示。因为是第一次,不成熟,但第一次的激情最真实可贵,所以我珍惜.
 
上一篇:亲近“和美语文”     下一篇:协作精神的杰出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