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教学拾语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11册语文中的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
  这篇散文文笔优美,篇幅不长。它主要叙述了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取一个最大的麦穗,结果这些弟子们最后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的道理。
  我觉得,课文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是一个重要特色。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文的写作特点,反复朗读。作者把在麦地里行走比做人生,将摘取最大的麦穗与追求远大理想联系起来;将眼看满田沉甸甸的麦穗不去“定夺”,或迟疑观望,或随手扔掉已经摘下的,与放弃机遇、错失良机联系起来;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与抓住时机认真去做、切实完成当前任务联系起来。这样看来,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摘麦穗,作者就赋予了它深刻的意义。课文联系十分自然,说理也格外透彻,给人的教育应该也是非常深刻的。

  学生在学习中,已经从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读懂了道理。他们也知道了做人应该抓住身边的机会,不要放弃良机。但是我发现,说归说,大道理是明白了,联系实际来理解,可能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对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寓意。

  师:“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来理解的呢?请大家联系实际,先自己说,然后在小组内说,最后我们一起交流。
  生:(自由学习)
  师:我来谈谈吧。从小开始,我就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所以,对于身边的小事,我从来就不屑一顾。比如看见小朋友摔交了,比如看见邻居的垃圾没有时间倒了……我都不去过问。我总在找做大好事的机会,可是总没有找到。就这样,小的事情我不做,大的事情也不会遇到。我的同学,有的因为从小事做起,都已经被评过“三好”或“优秀”,我呢,到现在还是两手空空。真是后悔!
  师:你能认识到这些,我感觉到很高兴。你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抓住身边的每一个机会,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对吗?
  生:对的,老师。
  师:还有谁说吗?
  生: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劳动课上,老师要我们制作一件手工艺品。我觉得做小的东西不足以反映我高超的制作水平,所以,我做这样,做那样,又是捏泥人,又是做模型,一心想做一件最好的,最优秀的,可是结果贪大求全,做出来的东西都不满意,就把它们全扔了。看了其他同学做的,有小风车,有布贴画,也蛮不错的。这就应验了今天课堂上的一句话:“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师:你们能联系实际说,这真好。有时候,失败和教训也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失败是成功之母啊,你们只要能吸取经验,就一定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通过这样的对话,学生就真正明白了课文中的哲理。至少对那些似懂非懂的人来说,这样的对话给他们的教益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