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实践中体验真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直接揭题,走进钱学森。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段经历,归心似箭的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10月1日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今天,让我们再一次穿越历史的时空,来到52年前那个令人难忘的清晨。(幻灯出示图片和课文第一小节,教师引读。)
   2.同学们,钱学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3.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2—7小节,找出能体现他爱国的语句。
    (点评:课堂伊始,直奔主旨,通过“你认为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在学生丰富表述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随即引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他热爱祖国,从而把学生带入文本,紧扣重点词句,自读自悟。)
  二、自读自悟,感悟钱学森。
   1.学生找句子,师巡视指导。
   2.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感悟爱国情怀。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生读,谈感受。
    (2)他不光找准了句子,而且能够联系上下文谈出自己的感受。我们都来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还会有哪些收获?
      当学生再次读课文之后抓住“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和“最得意、最得力”引导学生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点评:老师看似平常的语句,却意味深长。语文课上哪怕一个细小的地方都应该是充满语文气息的。教者巧用鼓励的方法教给学生具体的读书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让语文的最终目的和要求落实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
    (3)同学们,他所拥有的这一切是多么令人羡慕!这是多少留学生不断追求的!然而,他并不在乎,他心中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这个信念是——(引读钱学森说的话)
    (4)创设情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钱学生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说这句话?)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相信其他同学也找到了这句话,大家能不能用刚才我们理解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幻灯出示问题:钱学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说的这番话?你认为留学生的话有道理吗?)
     (点评: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学生在上文已经掌握,这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进行学法迁移,既是对学习方法的一种巩固,又是让学生的再阅读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把目光放在钱学森语言上面,这样就使阅读更具完整性,理解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就更全面了。)
   (2)年年中秋,今又中秋,这个中秋节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留学生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他们是多么兴奋啊!可当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的时候,留学生们是怎么说的?
   (3)如果回到祖国,他不仅要放弃在国外的——(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他还将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幻灯出示一贫如洗、饱受战乱的中国图片)
    (联系上文,教者适时启发学生想像钱学森回国后可能碰到的种种困难。对比之下,教者让学生深层次地思考:“是一种什么力量使钱学森回到了一个贫穷的祖国呢?”通过交流,学生深深地感受了钱学森的那种“对祖国的爱”、“为人民做贡献”、“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4)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从头再来。他不光自己决心回国,他还希望留学生们一起回国,所以他诚恳地说——(引读钱学森的话)
   (5)同学们,字词有冷暖,语言蕴真情。让我们再读读钱学森的这句话,找出能打动你的词语。
    (点评:“字词有冷暖,语言蕴真情”,语言简单但蕴意深刻,这正是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语言的能力,也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再一次告诉了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不但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抓重点字词。)
   3.同学们,钱学森回国的阻力不光来自身边人的劝阻,更大的阻力来自美国政府的干涉。一位美国的高级将领曾经这样说过——(引读: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投影出示美国政府阻难钱学森回国的资料:在这样的情况下,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4.(引读第六小节)然而——所以一想到前方——(引读:一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教师适时出示文章第一小节。
    (点评:自然过渡到文章第一小节,使得文章更局完整性,同时为下文讲解倒叙的手法作好铺垫。所以这一引读水到渠成,学生们读得入情入境,铿锵有力,欲罢不行。)
   5.其实啊,作者在这里运用的是倒叙的写法。回国后,钱学森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三、回顾总结,寄情钱学森。
    学到这里,大家齐声告诉我,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小诗,音乐起,学生感情朗读。)
    他是个爱国的人——
    待遇再好,却不忘自己的祖国。
    他是个爱国的人——
    祖国再穷,也动摇不了他回国的决心
    他是个爱国的人——
    困难再多,也难挡归国的脚步
    他是个爱国的人——
    全部的智慧和才华,成就了“中国导弹之父”的美誉。
    (点评:教师在学生品悟这篇文章之后,再次点明中心,钱学森是一个爱国的人,并用诗的形式对全文进行巧妙回顾总结,浑然一体,堪称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