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第七单元课文中的语文教学思想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材中的课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1],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得到思想情感滋养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托,还是教师自己从课文中汲取营养,滋润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下面以苏教版六下第七单元为例,谈谈这一组课文课对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读《莫泊桑拜师》(第21课),做一位精于表达、严格要求、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
  当莫泊桑初次登门求教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指出:“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既表现他对莫泊桑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能一眼看出,又表现了他毫无保留,直言不讳,本着真心指点的精神讲话,不愧是莫泊桑精神上的导师!作为今天的语文教师是否要学习福楼拜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明察秋毫的专业水平?在日常的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
  针对莫泊桑第二次求教“没有什么好写的”错误看法,福楼拜首先以三个“不”字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定,接着连用了九个问句既包含了作为老师的严厉,对莫泊桑的轻微责备,而更多的是耐心指导、循循善诱。从“继续说”、“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可以想象出福楼拜在指导时滔滔不绝、娓娓道来的神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水平、会指导的老师。不是吗?“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莫泊桑把老师第二次指导以后完成的作品给老师看时,福楼拜很认真地看了几篇,可见福楼拜是很严谨地对待的。然后福楼拜及时地肯定了学生的进步,但他也语重心长地告诫道:“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然后提出了新的要求——观察时要抓住特点,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独特。为了使自己的主张更容易理解,福楼拜还举了描写篝火和绿树的例子,更形象的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使莫泊桑能清楚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层层深化,有观点,有例子,非常有说服力,从中,我们再次看到福楼拜悉心指导学生的风范。也告诉我们:广泛的语文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就是语文实践的结果!
  二、读《理想的风筝》(第22课),做一位敬业爱岗,热爱生活的好老师。
  “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为了一次板书,刘老师竟要做上五个艰难的动作。“撑地”“离地”“转”“写”“再转”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刘老师板书的不容易,尤其是“急速”一词说明刘老师的动作不是轻松,而是竭尽全力的,是“跳跃旋转”的。“转”对我们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可是对刘老师来说却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每一次板书刘老师都要这样转过来,转过去,可他却从不嫌麻烦,他是多么敬业、顽强!“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可见老师板书时转身的动作已经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刘老师这种坚强不屈的意志和精神令学生激动不已,铭刻于心。当今离开网络、投影就无法备课、上课的老师们是不是要反省一下自己?现代媒体的优越性毋庸置疑,但板书,特别是小学、小学低年级板书的示范性也是不容忽视!学语文,就是把静止的文字静思默想后绘声绘色读出来、体会出意蕴,感受到温度、力度、高度、厚度……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提倡:语文教学中能不用声像的就不用;可用可不用的也不用;确实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实践的,或能节省时间的,但不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就用一些。要使我们的孩子喜欢闻墨香,喜欢在白纸黑字的书上圈点评说。
  亲手制作“精致的手工艺品”说明刘老师的心灵手巧;亲自放风筝表达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寄托自己的理想、追求;“故意撒脱手”然后亲自追赶,说明他童心未泯,虽然身体残疾,但却充满活力。陶行知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快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您立刻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为不能做的事。……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能做小孩子的先生。”[2]所以才会有“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三、读《孔子游春》(第23课),做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
  1.处理好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教育,他亲自整理编辑了教材——六书,但是对弟子的教育又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利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边游春就是一个例子。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游春》一文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例如:“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当颜回弹琴唱歌时,“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等等。正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弟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师生才能共同探讨,实现“教学相长”。我们要相信学生是具有一定潜能和反思能力的人,对学习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质,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快乐成长,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
  3.启发式教育。因为“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突出了孔子“一听说”“就”行动的情形。所以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当孔子在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时,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并且“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此时弟子们已经达到一种“困惑不解”“急于想知道”的“愤、悱”状态,孔子见时机已到,便引发了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谈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都没想到“老师从这司空见惯的河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多么的深刻!正因为弟子们深刻地受到了“真君子”的思想教育,所以孔子又因势利导引导子路和颜回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引导弟子在言行上做一名“真君子”。其教育可谓水到渠成。在这次教育活动中,孔子没有去“告诉”弟子,而是引导弟子主动去“发现”,从而达到“自我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这样,不要总是要求学生踩地雷式地寻找正确答案,或是以布道式地讲解正确答案,使学生在痛苦中学习,没有半点自主权。
  4.因材施教。当孔子听完性格不同的子路和颜回各自的志向后,“孔子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当颜回弹琴唱歌时,“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对两个人的志向褒奖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没有明说,而是让他们各自去领悟,不是将学生批量生产成统一“标准件”。
  以上所述意在抛砖引玉,目的是让我们教师明白课文不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工具,也是教师获得教学思想滋养的极佳原材料,我们要从文质兼美的课文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反哺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体现语文课的魅力。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教材编写建议”第5条。
  [2] 《陶行知全集》二.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06月.P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