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教学参考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汉语家园

  [板块说明]
  《汉语家园》这一板块包括《贴春联》《对子歌二首》《语言之美》三篇课文。由《汉字家园》到《汉语家园》,虽然只是一字之差,透射出来的却是对汉语文化层面的关注,如果说《汉字家园》注重的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汉语家园》则更多地关注汉语文化的积淀。本板块的三篇课文中,《贴春联》是节选自《红岩》的小说片断,五副对联是课文的主体;《对子歌二首》是嵌对的韵文;《语言之美》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对三篇课文的学习,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对联这种文学形式、诵读嵌对的对子歌以及品味含蓄优美的诗意语言,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领略汉语言的无限魅力。

             2—1 贴春联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第16章。《红岩》反映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的一场特殊搏斗,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16章主要写了1949年元旦,国民党反动派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玩弄“停战”的把戏,想骗取喘息的机会,以便聚集力量,反扑过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反动派设在重庆市郊区歌乐山下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的特务也在表面上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我们的革命前辈,巧妙地利用这个机会,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欢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对狱中的革命力量进行了一次检阅,表现了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选入教材后有删节改动。课文按照狱中联欢的过程,写了唱歌、交换礼品、贴春联,其中具体描写了“贴春联”。课文的重点、难点也都集中在“贴春联”这一部分。具体说来,较难理解的是五副对联字面的意思和含着的意思,以及“猩猩”面对这些对联的态度。课文中五副对联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从字面看,没有一处体现革命的词句,没有一处可以被敌人抓住把柄,但在当时当地,大家都能领悟到这些对联中所蕴藏的欢呼革命大好形势、赞颂革命者、抨击反动派的内涵。正因如此,意在“挑剔”的“猩猩”看了之后,可能已意识到某些不同寻常的意义,但因找不出问题、抓不住把柄,也就只能无可奈何地溜走。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通过对文章中对联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对联这种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了解对联的特点;二是借助这样一篇饱含着作者鲜明爱憎而又有一定难度的课文,培养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尤其是含义深刻的对联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接触以描述革命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从中了解革命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受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联的读法。
   3.仔细体会文中对联的深刻含义,理解革命前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对敌斗争中表现的巧妙的斗争艺术。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课前,可鼓励学生读长篇小说《红岩》,也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由教师或学生讲述或朗读跟课文关系密切的章节。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营”注意“艹”下面是“冖”,“爆”注意右边的“暴”中间两个横,“谐”右边的“皆”下面是“白”,不要写成“日”,“喂”右边的“畏”下边不要多写撇。要求认识的字中,“滓”是平舌音,“渣”“禅”是翘舌音。
  2.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贴春联”这部分,要表达出作者对革命者无限敬仰、对反动派无比蔑视的感情。如,“这里悟的是革命之道,参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禅”,在加点处前稍顿,把加点的字稍强调一些,便有助于揭示对联的真实含义。“猩猩也许看不懂,也许看懂了又不敢承认,居然妄加评论道:‘这对联倒有些修仙炼道的味了。’”把加点的字适当强调,再把猩猩说的话稍微夸张一些,有一点阴阳怪气的语气,这样才有利于表达蔑视敌人的感情。
  3.阅读教学
  课文描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的场面,重点描写的是“贴春联”,对仗工整的对联,灵活鲜明地表达了被关押在国民党反动派监狱中的革命者对光明未来的渴望和赞美,对反动黑暗统治的憎恨与蔑视。女牢的对联: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数月”与“千年”的反差,突出了“世上”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暗示了全国即将焕然一新,横额“扭转乾坤”更是把这一主旨表达得淋漓尽致。楼一室的对联: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表面似乎在讲“修仙炼道”,其实这“道”和“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在“歌乐山下”“渣滓洞”中仍“悟道”“参禅”,且在横额里美其名为“极乐世界”(佛教里令人向往的没有痛苦、只有快乐的地方),充分表现出革命者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屈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楼二室对联: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洞中”(当然指渣滓洞,也可以理解为国民党统治区)的“旧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景象)和“窗外”(相对“洞中”可理解为解放区)的“新春”(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春色)景色形成鲜明对比,横额“苦尽甜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革命形势,表现了革命者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信革命即将胜利的信心。楼三室借用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里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略加改动(“春色满园”变为“满园春色”),使对仗更工整,加上横额“大地春回”,清楚地说明了革命的大好形势,国民党反动派想阻挡人民争取光明和自由只是白费力气。楼七室的对联“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真实地刻画了牢狱的环境,而横额“乐在其中”则深刻地表达了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执著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文章中对联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含义,进而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令每一个学生都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做法为:
  第一,从找一找到想一想。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课文中有多副对联。教学时,让学生仔细找一找“贴春联”这一部分中有几副对联,分别在每副对联旁标上序号。学生找到古人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能会对它是不是对联产生疑问。教师应让学生明确: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表达相关内容的两个句子组成的对句就称之为对联。“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字数相等,表达内容相关,但词性结构不完全相同,只能算宽泛意义上的对联。这样也能很快找到课文中的另一副特殊的对联“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横额“乐在其中”。在找到全部五副对联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每副对联是什么意思。
  第二,从读一读到议一议。
  学生在思考对联含着的意思时,必须先自己读一读对联以及对联的上下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音调、停顿,议议个别词的读音、词义。如第一副对联中“乾坤”一词,原指天地,“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这副对联的横额“扭转乾坤”则暗含着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封建王朝一定要崩溃,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一定能到来的深刻意蕴。这样从读一读到议一议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革命者在监狱里被囚禁的生活和全国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
  第三,从读一读到背一背。
  狱中的革命者运用对联这一特殊形式,作为新年联欢会的重要内容。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开展贴对联这一特殊的活动,用这些对联有什么好处,你对革命者有什么认识,又对敌人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发表看法,各抒己见。教师从对联的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出发,联系当时的背景,启发引导学生,不难体会出革命者乐观、幽默、昂扬的革命激情。学生自然而然被革命前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所感动,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感慨的同时,指导学生背诵,正好水到渠成。
  总之,学习本篇课文时,教师要以对联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对联这个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语言文字、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含义,进一步领会课文中心。
  下列词语供理解课文时参考:
  苍劲:(树木)苍老挺拔。课文里指字写得成熟、有力。
  洋溢:(情趣、气氛等)充分流露。
  诙谐:形容说话有趣,引人发笑。
  扭转乾坤: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乾坤,天地。
  参禅:原为佛教名词,指彻底理解了佛教禅宗的奥秘。这里借用这个佛教名词,说的是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妄加评论:乱评一气。
  挑剔:挑毛病,找碴儿。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4.活动提示
  (1)思考与交流
  “结合文中几副对联,联系上下文,体会对联体现了革命者怎样的精神和情感”,旨在推动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文中对联的深刻含义,理解革命前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对敌斗争中表现的巧妙的斗争艺术。
  “读一读文中的几副对联,看看横批和上下联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对联的特点,了解横批和上下联的关系。学生通过读文中的对联不难发现,对联的横批是对上下联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对上下联表达主旨的深化、提升。